2005年,作家冯亦代在临终之际,抓着妻子黄宗英的手,求她:“能不能把我跟原配葬

养狗的一天 2025-07-01 20:20:11

2005年,作家冯亦代在临终之际,抓着妻子黄宗英的手,求她:“能不能把我跟原配葬在一起?”没想到,黄宗英却哭着说:“我陪你12年,还是不如她?”不过哭完黄宗英还是同意了。 黄宗英听到丈夫的临终遗言,心口像是被扎了一把刀。她陪丈夫十二年,从他中风到失语,从他瘫痪到意识混乱,她一次都没放手。 她不是不明白冯亦代的执念,但她没想到,最后一刻,他还是想回到那个女人身边。 “我陪你十二年,还是不如她?”她哭着问出这句话,眼泪止不住地往下掉。冯亦代没说话,只是轻轻地握紧了她的手。像是不知道该怎么说,也像是一种沉默中的告别。 很多人不知道,冯亦代和郑安娜的感情,早在1932年就开始了。他们在沪江大学相识、相知、相爱。那会儿冯亦代还只是个工商系的学生,喜欢文学,热爱话剧,整天泡在剧社里。 郑安娜是同系的才女,英文好得不得了,一口气能翻译整本小说。冯亦代第一次看到她,就被她的才情深深吸引住了。 他们的爱情,不是轰轰烈烈的那种,而是细水长流。1938年,两人结婚后,一起翻译海明威的作品,一起在战乱中坚持写作。 他们经历过轰炸、贫困和误诊。郑安娜有一次因为医疗事故,左眼失明。可她没抱怨一句,还是用放大镜看稿子,帮冯亦代审稿。她不是陪他走一段路,而是陪他走了一生。 所以,1991年她突然去世的时候,冯亦代整个人都崩了。他写下《她就是她》《一封无处投递的信》,写到手抖,写到眼泪模糊。 他说郑安娜是“自我克制的典范”,是“他一生中最值得感激的人”。 可是人的情感,不是只有一段。1992年,冯亦代在一个文化聚会上遇见了黄宗英。 她是个大他十二岁的女人,早就成了文艺界的传奇人物。那天两人眼神一碰,就像火花点燃了干柴。从那天起,他们开始通信。 一年时间写了五十多万字的信,互称“二哥”“小妹”,情书浓烈得像小说。他说:“我现在这个人,说穿了,是为你而生存。”她说:“你是我干涸心田的一汪水。” 1993年,80岁的冯亦代带着女儿去机场接她,两人在北京三味书屋办了婚礼。所有人都说他们是“黄昏恋”,可他们自己不在乎。 他们说:“一年抵十年。”他们用十二年的时间,过完了别人几十年才能拥有的深情。 1996年,冯亦代中风失语,是黄宗英亲自教他发音、写字。用演员的发声技巧,一点点让他重新说话。 1999年,他在病榻上写下最后一封情书,说:“我唯一的愿望,是你能一直爱我。” 可再深的情,也敌不过心底那份承诺。郑安娜去世前说过一句话:“我希望我们死后能合葬。”冯亦代记住了。 他不是不爱黄宗英,而是他知道,那个女人陪了他五十三年,养育儿女、照顾家庭、成全事业。他欠她的,不是一封信,不是一句情话,而是一生的承诺。 黄宗英听完冯亦代的请求,哭了很久。最终她点了点头,说:“好,我答应你。”她知道,爱情不是争高低,不是论得失。她愿意放下自己的委屈,成全那个他心里牵挂了一辈子的女人。 2005年春天,冯亦代的骨灰和郑安娜的骨灰混合,一起撒入大海。这是他和原配的约定:“生同衾,死同穴。” 黄宗英没有去争,只是站在海边,看着海浪一遍遍地冲刷沙滩,突然整个人斗释然了,那一刻,她终于明白,成全,有时候比拥有更深刻。 2020年,黄宗英在上海去世,终年95岁。她生前整理出版了两人之间的信件,取名《纯爱》。她说,这是她一生中最勇敢的一段感情。

0 阅读:55
养狗的一天

养狗的一天

喜欢狗狗的请关注我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