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年在上海遇到嚼槟郎的司机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有无同感。让人意外,毕竟上海历来不是槟郎的领地,但其中的合理性也很容易猜到。 大城市的网约车司机是一个收入结构非常脆弱的群体,出车有进账,收车停口粮,但高物价生活支出是不间断的。以往抵抗疲劳驾驶的方法是抽烟,但是有烟味会吃投诉(滴滴最近好像在界面交互中主动加入了“有无烟味”之类的按钮,要投诉就是一念之间按个按钮的事)。夏天的空调环境也很难开窗散味。咖啡更不可能,除开成本和生活习惯之外,咖啡会明显增加上厕所的频次,这对司机来说可能是个更棘手的问题。 “生意太差了”,是我今年听到司机抱怨最多的事。 于是,槟郎开始摆了出来。我在很多便利店发现它们摆在明显位置,在小型商超和烟纸店也越来越常见。哪怕上海传统上没有这种文化,但今年它们的存在感越来越强。对于网约车司机来说,抵抗疲劳驾驶的方法其实没太多选择,生活也很难让他们着眼未来的健康。 外地司机移居上海带来他们原本的生活习惯也许是小原因之一,但绝不是最主要的。我反而担心新老上海市民原本对槟郎不太了解,才会忽略它带来的危害和痛苦。 所以再强调一下:槟榔是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定义的1类致癌物。
今年在上海遇到嚼槟郎的司机越来越多,不知道大家有无同感。让人意外,毕竟上海历来不
小淳侃车
2025-07-01 16:56:27
0
阅读: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