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9年,北京中南海的会客厅里,毛主席正与一位老人闲谈。交谈中,毛主席忽然问道

亲姐姐的艾维 2025-07-01 16:32:56

1959年,北京中南海的会客厅里,毛主席正与一位老人闲谈。交谈中,毛主席忽然问道:“你在贵州见到钟赤兵没有?” 麻烦各位读者点一下右上角的“关注”,留下您的精彩评论与大家一同探讨,感谢您的强烈支持! 王家烈微微一怔,随即点头:“1956年,在贵州的一次茶话会上见过。 当年娄山关一战,钟将军因我的部队受伤失去右腿,我一直心怀愧疚。没想到钟将军为人豁达,反而安慰我,让我不必自责。” 这背后隐藏着一段长征往事——红军与王家烈部在娄山关的血战,以及钟赤兵将军失去右腿的壮烈经历。 王家烈是民国时期贵州的军阀头目,长期盘踞黔北,势力范围涵盖遵义、桐梓等地。他拥有数万兵力,在贵州一带称王称霸多年。 1935年,红军长征途经贵州。蒋介石一面命令中央军追击红军,一面暗中利用地方军阀阻击红军,企图借机削弱地方势力。 王家烈接到蒋介石的命令后,认为可以借机扩大地盘,便调集主力部队在娄山关一带布防,企图阻击红军。 1935年1月,红军突破乌江后,迅速向遵义推进。 王家烈自恃兵力占优,亲率部队在遵义外围布防。 毛泽东指挥红军采取“声东击西”的战术,先是佯攻贵阳,迫使蒋介石调滇军入黔,随后又突然转向遵义,打得王家烈措手不及。 在四渡赤水的过程中,红军战术灵活多变,忽南忽北,忽东忽西。王家烈的部队被牵着鼻子走,疲于奔命。 最终,红军在二渡赤水后,直扑娄山关。王家烈不得不调集主力迎战。 娄山关是遵义北面的咽喉要道,地势险要,易守难攻。王家烈在此部署重兵,企图凭借天险阻挡红军。 红军的先锋部队——红三军团第12团,在团政委钟赤兵的率领下,向娄山关发起猛攻。 钟赤兵是江西兴国人,1930年参加红军,作战勇猛,身先士卒。战斗打响后,他亲自带队冲锋,与敌军展开白刃战。 王家烈部凭借火力优势,疯狂投掷手榴弹,并用机枪扫射红军阵地。红军弹药不足,许多战士只能用大刀与敌军肉搏。 在激战中,钟赤兵的右腿被流弹击中,随后又连中数刀,鲜血直流。但他拒绝下火线,坚持指挥战斗。 “同志们,冲啊!拿下娄山关!”钟赤兵靠在石头上,继续指挥战斗。战士们看到政委如此英勇,士气大振,最终攻占了娄山关。 战后,钟赤兵被紧急送往战地医院。医生检查后发现,他的右腿伤势极重,肌肉和骨骼严重受损,感染扩散。 “必须截肢,否则会危及生命。”医生下了最后通牒。 当时红军缺医少药,手术条件极其简陋。没有麻药,钟赤兵咬着毛巾,硬生生挺过了截肢手术。 失去右腿后,钟赤兵并未消沉。他装上假肢,继续随部队长征,爬雪山、过草地,从未掉队。 新中国成立后,钟赤兵先后担任西南军区后勤部长、贵州省军区司令员等职。1955年被授予中将军衔。 王家烈在红军离开贵州后,势力大减。抗战期间,他逐渐认识到国民党的腐败,开始同情共产党。 1949年11月,王家烈在重庆通电起义,宣布脱离国民党。新中国成立后,他被任命为贵州省人民政府委员。 王家烈得知眼前这位独腿将军就是当年娄山关的指挥官,心中五味杂陈。“钟司令,当年娄山关一战,是我的部队……”王家烈欲言又止。 钟赤兵爽朗一笑:“王先生,过去的事就让它过去吧。您能站到人民这一边,就是我的同志。” 王家烈眼眶湿润:“钟司令胸怀宽广,我自愧不如。” 此后,两人经常见面交流。钟赤兵从不提及自己的伤残,反而经常鼓励王家烈为新贵州建设出力。 1959年,王家烈赴京开会,受到毛主席接见。当毛主席问起钟赤兵时,王家烈如实相告。 毛主席听后,微微点头:“钟赤兵是个好同志,打仗勇敢,胸怀也宽广。当年娄山关一战,红军付出了巨大牺牲,但正是这样的牺牲,才有了今天的胜利。” 王家烈深受感动:“主席说得对。共产党人的胸怀,让我这个旧军人心服口服。” 1975年,钟赤兵在北京逝世,享年61岁。王家烈闻讯后,专程赶赴北京吊唁,在灵前深深鞠躬。 “钟司令,您的右腿,我这辈子都还不了。但您的精神,我会永远铭记。”王家烈老泪纵横。 参考资料:《红军长征史》《娄山关战役史料汇编》

0 阅读:37

猜你喜欢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

亲姐姐的艾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