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色列当然有严重的战略误判,这并不新鲜,在其他国家也很常见,比如俄罗斯在初期决定速决、美西方决定在乌克兰赌一把、欧洲决定押注美英、印度想要暴虐巴基斯坦、哈马斯想要复刻埃及的1973……战略误判很常见,无需大惊小怪,做战略调整就好了。 2023年10月7日清晨,一阵火箭弹的呼啸划破中东的天空,以色列还没回过神来,就被哈马斯打了个措手不及。这场突袭不仅让以色列颜面扫地,更暴露了其战略上的重大失误。然而,这种失算在国际舞台上并不稀奇,俄罗斯、美国、欧洲、印度,甚至哈马斯自己,都曾在类似的误判中摔过跟头。 以色列这次在加沙冲突中栽了大跟头,根源还得从2023年10月7日那场突袭说起。哈马斯一口气发射了数千枚火箭弹,武装人员趁乱突破边境,杀进以色列南部城镇。这次袭击造成1200人丧生,数百人被俘,直接成了以色列史上最惨痛的一页。事后,以色列军方才发现,他们严重低估了哈马斯的实力和野心。据公开报道,哈马斯领导人辛瓦尔早在2016年就开始筹划,2021年敲定了详细计划,可以色列直到2023年还觉得对方不会轻举妄动。结果,10月7日凌晨的情报异常压根没引起重视。 更糟糕的是,突袭发生后,以色列战机立马轰炸加沙,地面部队也迅速集结,摆出一副要彻底碾压的架势。可哈马斯早有准备,靠地道和民用建筑死扛,火箭弹还时不时飞过来骚扰。以色列的猛烈报复确实炸毁了不少目标,但平民伤亡数字也跟着飙升,联合国统计显示,加沙的伤亡人数很快就上了万。这下子,国际社会坐不住了。2023年10月27日,联合国大会通过决议,要求立即停火,121票赞成,14票反对,44票弃权 以色列以为西方盟友会一如既往地力挺,可这次平民伤亡太多,全球舆论一边倒,连欧洲国家都开始站出来批评。更别提以色列一直迷信武力,以为打得狠就能解决问题,结果却是仇恨越积越深,冲突没完没了。 俄罗斯2022年2月24日对乌克兰动手时,满以为几天就能拿下基辅,结果乌克兰拼死抵抗,西方武器源源不断送来,俄军陷进去了,仗打了两年多还没个头。俄罗斯经济被制裁得够呛,国际地位一落千丈,当初速战速决的算盘彻底落空。 欧洲跟着美国对俄罗斯挥制裁大棒,想甩掉对俄能源的依赖。可现实是,能源价格一涨再涨,工厂开不动,百姓生活成本高得离谱,街头抗议都多了起来。印度2019年在克什米尔跟巴基斯坦干了一架,想靠空袭压住对方,结果巴基斯坦反手击落印度战机,还抓了飞行员,印度最后灰头土脸地把人放回去,战略目标什么也没捞着。 往后看,以色列真要想安全,就得放下武力至上的想法,跟巴勒斯坦好好谈谈“两国方案”。联合国、美国、欧盟都得出力,沙特、埃及这些邻居也得帮着劝劝。中国还能接着推“一带一路”,给中东多弄点经济机会。毕竟,和平不是靠枪炮打出来的,是靠大家一起商量出来的。
以色列做出了正确决定。据德新社6月30日报道,以色列国防部长卡茨30日表示,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