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自曝“对中国干过很多肮脏事”。 福克斯新闻直播间突然陷入长达5秒的沉默,只因特朗普说出了一句大实话,这场采访中,面对主持人关于“中国窃取美国知识产权”的指控,美国前总统直接反问道:“你以为我们没对他们做过吗?我们做过很多。”这段对话经央视新闻援引《国会山报》报道后,立即引发国际舆论哗然。 国家互联网应急中心的最新报告为这场风波提供了数据支撑,《2022年中国互联网网络安全报告》显示,当年我国境内约2000个重要信息系统遭受境外网络攻击,其中53%的IP地址来自美国。 这些攻击主要针对能源、金融等关键基础设施,与美方反复炒作的“中国网络威胁论”形成鲜明对比。 斯诺登事件早已为美国的网络行为留下铁证,2013年曝光的“棱镜门”文件显示,美国国家安全局曾长期入侵华为服务器。 《华盛顿邮报》当时的报道详细披露了美方监控华为高管通信、获取源代码等具体操作,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研究员李伟指出:“这些事实说明网络空间的'规则制定者'恰恰是最大的规则破坏者。” 知识产权领域的真相同样令人深思,世界知识产权组织2023年度报告显示,中国通过PCT途径提交的国际专利申请量占全球总量的27.4%,连续四年保持世界第一,商务部研究院梅新育研究员向《环球时报》表示:“中国在5G、高铁等领域的自主创新有目共睹,所谓'技术盗窃'的指控根本站不住脚。” 这场风波恰逢中美关系微妙时刻,彭博社7月1日披露,特朗普团队正就可能的访华行程与中方接触。 值得注意的是,采访播出次日,美国商务部长雷蒙多突然宣布将37家中国实体移出“未经验证清单”,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在例行记者会上回应称:“中方始终欢迎基于相互尊重的对话合作。” 清华大学国际战略与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达巍在央视《今日关注》节目中分析指出:“大国竞争包含多重维度,但将正常技术竞争污名化为'侵略行为',这是典型的舆论战手法。”他的观点得到布鲁金斯学会最新研报的佐证,该报告指出美国对华科技政策存在明显的“说一套做一套”现象。 美国国内对此事的反应呈现两极化趋势,CNN引述白宫匿名官员称,拜登团队对特朗普的言论“极为不满”。 而福克斯新闻评论区则出现大量网民留言:“终于有人说出了真相。”这种分裂态势反映出美国对华政策的内在矛盾,正如《纽约时报》专栏作家托马斯·弗里德曼所言:“当我们指责别人时,最好先看看自己的记录。” 国际社会对此事的关注持续升温,路透社驻北京记者站注意到,中国社交媒体相关话题下的讨论呈现理性态势。 微博热搜#特朗普承认对华肮脏手段#下的热门评论写道:“实力才是最好的防御,中国科技企业的崛起就是最好的证明。”这条获得12万点赞的评论,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中国民众的集体认知。 网络安全专家普遍认为,这次事件将成为国际关系研究的重要案例,前联合国网络安全事务顾问尼尔·沃尔什在接受BBC采访时表示:“大国间的网络行为准则需要建立在事实基础上,而非单方面指控。”他的观点与中方一贯主张的“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理念高度契合。 历史总是惊人地相似。2015年中美就网络安全问题达成重要共识时,奥巴马政府曾公开承诺“不从事或支持网络窃取知识产权”。 如今特朗普的突然坦白,让外界不得不重新审视这些承诺的实际效力,正如外交部发言人所说:“双重标准解决不了网络安全问题,对话合作才是正确出路。” 事件的最新进展值得持续关注,美国国会众议院情报委员会已要求白宫就此事提交说明,而中国网络安全产业联盟则宣布将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保护。 在这场没有硝烟的战争中,事实和数据始终是最有力的武器,正如那五秒直播沉默所揭示的,有时候真相比任何指控都更有说服力。 信息来源:央视新闻 特朗普承认:这就是美国对中国干的事
特朗普这一通火,骂醒的不止是内塔尼亚胡,还有中东整个牌桌这回,特朗普是真急了
【2评论】【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