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0年,战地摄影记者沙飞因枪杀日籍医生被处决,刑前最后一句话是“我要跪下吗?

谦与谦寻 2025-05-26 18:52:54

1950年,战地摄影记者沙飞因枪杀日籍医生被处决,刑前最后一句话是“我要跪下吗?”这样的一问,却引得人频频落泪。 1949年冬天,沙飞因为多年的战地奔波,积劳成疾,患上了严重的肺结核,住进了石家庄的白求恩国际和平医院。给他治病的主治医生,名叫津泽胜,是个日本人。 按说,津泽胜可不是什么俘虏,他是日本反战同盟的成员,是怀着赎罪和人道主义精神留在中国救死扶伤的。可那时候的沙飞,精神状态已经非常不对劲了。 长期的战争,尤其是那些他亲眼目睹的、日军令人发指的暴行,像一把钝刀子,一刀刀割在他的心上。特别是1943年底那次“大扫荡”,成了压垮他的最后一根稻草。 突围时,他亲眼看着女战士张立遭受日军非人酷刑,更让他精神崩溃的是,张立那才两个月大的孩子,竟也被日军狠下毒手。 侥幸从雪地里赤脚逃出来的沙飞,魂儿好像丢了一半。他对日本侵略者的刻骨仇恨,慢慢演变成了一种偏执的、无法控制的妄想,也就是我们后来所说的“精神分裂症”。 所以,当津泽胜医生尽心尽力地为他治疗时,在沙飞扭曲的认知里,一切都变了味儿。他认定这个日本人是“特务”,是来害他的。 就连医生给他按压脉搏检查身体,在他看来都成了“在发秘密电报”。这种无端的猜忌和恐惧,像野草一样在他心里疯长。 终于,在12月15号那天,悲剧发生了。沙飞用手枪,对准了津泽胜医生,这位医生当场身亡。 这起案件,在当时可是捅破了天,整个华北都震动了。尽管沙飞当时精神异常,但由于不成熟的技术以及当时不完善的相关规定,沙飞被判处死刑。 当聂老签下执行令,却是眼含热泪。这位天才战地上的摄影师,曾经用他的相机记录了一幕又一幕的战地照片,鼓舞了一批又一批在水深火热中的百姓。 那时抗战一爆发,他二话不说,带着聂老送他的那台“韦而脱”相机,就奔赴了晋察冀抗日根据地。 从平型关的烽火到百团大战的硝烟,从长城脚下的殊死搏斗到根据地里军民一家的温情,他的相机就是他的武器。 他记录了我们与日本遗孤美穗子那张充满人道光辉的瞬间,还创办的《晋察冀画报》等刊物,用无数震撼人心的影像,构建了抗战的视觉叙事,鼓舞了无数人的斗志。 这些照片,不只是简单的记录,更是留给后人最宝贵的精神财富。 可就是这样一位功勋卓著的战地记者,却亲手杀害了一位帮助他的日本友人。 1950年,那份沉甸甸的死刑令执行,聂老还轻声交代:“做个他爱吃的鱼吧。”简单一句话,道不尽的惋惜与悲痛。 行刑前,沙飞穿着没有领章帽徽的衣装,平静地问出了那句话,枪声响过,一代摄影大师,就这样结束了他年仅38岁的生命。 直到1986年,经过他女儿王笑力女士奔走呼吁,根据新的精神医学鉴定,认定沙飞在作案时处于精神分裂状态,最终撤销了原判,为他恢复了他的身份和名誉。 信息来源:中国摄影家协会网《沙飞传奇:命若琴弦》

0 阅读:40

猜你喜欢

谦与谦寻

谦与谦寻

你是潮流的引领者,每一次亮相都惊艳四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