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26年,朱由校莫名想起了李成妃,召来她侍寝。次日,魏忠贤便将李成妃幽禁了起来,断水又断粮。15天后,太监去收尸,竟发现一个披头散发的女人端坐在镜子前,吓得太监颤声地问:“你是人是鬼?” 1626年,明朝宫廷里发生了一件让人摸不着头脑的事。皇帝朱由校,平时只顾着摆弄木头,突然想起了一个被冷落已久的李成妃,召她来侍寝。可就在第二天,权倾朝野的魏忠贤却下令把她幽禁起来,断水断粮,像是要让她无声无息地消失。15天后,太监奉命去收尸,却发现她竟然还活着,披头散发地坐在镜子前,吓得那太监魂儿都快没了。 明朝到了17世纪初,已经是风烛残年了。政治腐败,经济一团糟,外敌还虎视眈眈,整个帝国摇摇欲坠。掌舵的皇帝朱由校,也就是明熹宗,从1620年到1627年在位,可他压根儿没心思管这些。他最爱的是木匠活儿,人称“木匠皇帝”。在紫禁城里,他有个自己的小作坊,天天琢磨着怎么做家具,从小巧的宫殿模型到实用的桌椅板凳,他干得比谁都起劲。可国家大事呢?他基本撒手不管,全都丢给了身边的人,尤其是那个臭名昭著的太监魏忠贤。 说起太监,在中国皇宫里不算新鲜,可魏忠贤愣是把这身份玩出了花儿。他出身寒微,靠着巴结皇帝的乳母客氏,再加上跟皇帝套近乎,一步步爬到了权力的顶端。到1626年,他几乎成了明朝的幕后皇帝,手握锦衣卫和东厂,朝廷里谁敢吱声,他就让谁没声儿。他的势力大到什么程度?大家都叫他“九千岁”,比皇帝的“万岁”就差那么一口气。 在这片暗流涌动的宫廷里,李成妃只是个不起眼的小角色,她早年也风光过一回,还给皇帝生了个女儿,可惜孩子没活多久,她也就慢慢被遗忘了。后宫这地方,失宠就等于被判了慢死刑,日子过得跟透明人似的。可就在1626年春天,事情突然有了转机。朱由校那天也不知道哪根筋搭错了,放下手里的锯子,想起了这个被他忘到脑后的李成妃。他让人把她叫来侍寝,这对一个失宠多年的妃子来说,简直是天上掉馅饼。可惜,好运没持续多久。第二天早上,皇帝又钻回他的木匠房,像什么都没发生过。可魏忠贤听说了这事儿,脸色却变了。 对魏忠贤来说,李成妃这突然冒出来可不是什么好兆头。皇帝整天忙着做木头活儿,他才能一手遮天。可万一李成妃借着这次机会重新得宠,影响了皇帝的心思,甚至威胁到他辛苦攒下的权力怎么办?魏忠贤这人,从来不留隐患。他立刻下令,把李成妃关到一个偏僻的角落,断了水断了粮,就等着她自己咽气。接下来的15天,李成妃被锁在一个小黑屋里,没吃没喝,按理说早该没命了。宫里的墙高得很,外人根本不知道里面发生了什么。可她偏偏没死。 15天后,魏忠贤派了个太监去收拾尸体,结果那太监推开门,差点没吓晕过去。李成妃还活着,虽然瘦得脱了形,头发乱得像个鬼,可她就那么坐着,手里拿根木簪子,对着破镜子梳理头发。那场面,别说太监,连魏忠贤听了估计都觉得邪乎。 她是怎么活下来的?没人说得清。有人猜她可能偷偷藏了点吃的喝的,也有人说她找到了什么隐秘的水源。还有人瞎猜,说是鬼神保佑。不过不管咋样,她活下来这件事,把宫里的人都震住了。魏忠贤这回也没辙了,他不敢再下死手,干脆把她贬成宫女,扔到西五所去做苦力,想让她自己熬不下去。 接下来的四年,李成妃就在那儿苦哈哈地干活,可她硬是撑住了。直到1627年,朱由校突然死了,年仅23岁。他弟弟朱由检接了皇位,就是后来的崇祯皇帝。崇祯一上来就大刀阔斧整顿朝廷,第一件事就是收拾魏忠贤这帮人。魏忠贤被抓了,知道跑不掉,自己上吊死了。李成妃的苦日子也到头了,崇祯给她平了反,恢复了名分,总算熬出了头。 这事儿虽然在明朝历史上不算啥大事,可细想起来,真是让人感慨。宫里那点权力斗争,翻手云覆手雨,一个女人一夜得宠就能惹来杀身之祸。魏忠贤家伙可不是啥好鸟。他掌权那几年,弄得朝廷乌烟瘴气,多少人因为他丢了命,他的下场也算报应。
清朝乾隆年间,窗外蛤蟆叫,皇帝乾隆问刘墉:“殿外何事喧哗?”刘墉一听,心想大家都
【5评论】【9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