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1年3月,上高会战正处胶着状态,敢死队长吴尚志一刀割破左手食指,写下七字血

底层史观吖 2025-05-23 11:13:38

1941年3月,上高会战正处胶着状态,敢死队长吴尚志一刀割破左手食指,写下七字血书:誓死保卫神圣土!然后趁着夜色,带领40名敢死队员直捣日军指挥部。

事情发生在这年春天,江西上高县的战火烧得正旺。中国军队和日本兵在这片土地上杀得难解难分,两边都憋着劲要把对方按下去。

这时候上头传下来死命令,让独立团赶紧往战场增援。带队的团长吴尚志是个硬骨头,接到任务当天晚上就把队伍拉起来开会。 当时日本人的飞机在天上转悠得勤快,大马路上跑运输的车队没少挨炸。

吴尚志一拍大腿决定不走寻常路,领着队伍专门挑羊肠小道走。白天猫在山沟里歇脚,太阳落山才摸着黑赶路。

这帮当兵的个个背着三十多斤的装备,连着七天七夜没睡过囫囵觉,硬是靠两条腿跑完七百多里地,愣是跟官桥的友军接上了头。

到了地头也没工夫喘气,吴尚志带着弟兄们抢修战壕架机枪。刚把炮位摆弄妥当,日本兵就乌泱泱冲上来了。

天上飞机扔炸弹,地上大炮轰个不停,阵地上炸得土块乱飞。两边人马在战壕里拼刺刀,血水混着泥浆往裤腿里灌。

吴尚志抄着两把盒子炮冲在前头,打得日本兵人仰马翻。

这场恶仗打了半个月,硬是扛住六回冲锋,不过自家兄弟也折了三分之一。

眼瞅着要僵持不下,侦察兵回来报告说三十里外有个日本指挥部。

吴尚志心说这得端了它,当天晚上就挑了四十个敢玩命的弟兄。

在临出发前拿刀片刺破手指头,在白布上歪歪扭扭写下"誓死保卫神圣土"。后头那帮汉子有样学样,血书把整块布都染红了。

趁着月黑风高,这帮人摸到日本人的老窝。铁丝网围着的院子里有五间房,门口站着俩打瞌睡的哨兵。

吴尚志使个眼色,俩弟兄摸上去捂嘴抹脖子。工兵拿钳子绞开铁丝网,四十条黑影悄没声溜进去。

屋里头日本军官睡得正香,敢死队把手榴弹顺着窗户往里扔。

轰隆几声炸响,还没等小鬼子摸到枪,子弹就扫过来了。

前后不到一袋烟工夫,六十多个日本兵见了阎王,里头还有个扛少将衔的。

这下可捅了马蜂窝,天刚蒙蒙亮日本人的炮弹就跟下雨似的砸过来。

吴尚志正指挥弟兄们躲炮,冷不防让弹片削了小腿。这炮弹里头掺了毒,伤口眼见着肿得发亮。

卫生员要给他截肢,这老哥死活不干,说少条腿还不如要命。幸亏医院新进了外国药,这才把腿保住。

这场仗打完,吴尚志带的九百号人剩下不到一百。

不过端了日本指挥部这事可算立了大功,上峰给他连升三级。

后来查档案才知道,这场夜袭直接搅乱了日本人的指挥系统,给整个会战撕开条口子。

现在去南昌档案馆还能翻着当年的嘉奖令,上头白纸黑字写着战功。

要说这帮人真是铁打的,七天七夜不睡觉还能跑得动路。

有老兵回忆说,那会每人兜里揣着生米粒,跑饿了抓把米就着凉水咽。衣服让汗沤得能立起来,脚底板的水泡摞着血泡。可就这么着,硬是没让日本兵前进一步。

后来打扫战场的时候,老百姓在战壕里捡着不少带血的家书。

有个小战士兜里还揣着没寄出去的信,上头写着"等打完这仗就回家娶媳妇"。

可惜这封信到现在还摆在抗战纪念馆的玻璃柜里,收信的人永远没等到回音。

日本人那边也有记载,1941年3月的作战日志里写着"指挥部遭突袭,高级军官玉碎"。

不过他们没好意思写是被四十个人端了老窝,只说遭到中国军队主力突袭。东京那边的报纸更扯,说是遭遇了苏联支援的机械化部队。

这场仗打完,吴尚志成了活招牌。有记者来采访,问他当时咋想的。

这老哥挠着头说:"就想早点打完回家种地,谁成想小鬼子不让安生。"

后来升了官也没摆谱,照样跟当兵的同吃同住。有次上头来视察,看见他跟士兵蹲在墙根喝稀粥,还以为是个火头军。

现在上高县的老城墙根还能找到弹痕,官桥镇立着块纪念碑。

每年清明都有学生来献花,老人们说起这段故事还是直竖大拇指。当年那面血书早褪了色,可"誓死保卫神圣土"七个字印在多少人心里。有些东西,时间越久看得越清楚。

0 阅读:51
底层史观吖

底层史观吖

真实的历史文化作品,爱公道正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