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祝学军在研发东风-17时,发现导弹在飞行中,极易遭到外部干扰,所有人都建议增加反电子系统,祝学军却说:“与其被动防御,不如让导弹在雷达中消失!”此话一出,所有人都认为她异想天开,而她却坚信自己的思路是对的! 2017年,在我国高超音速武器研发的关键阶段,一项堪称划时代的技术变革正在悄然酝酿。 身为东风-17研发项目的总设计师之一,祝学军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挑战。 东风-17,这款融合了高超音速滑翔技术的新型导弹,肩负着打破传统打击模式、实现快速突防与高效打击的战略使命。 可随着试验的不断深入,祝学军发现一个致命的问题逐渐暴露:导弹在飞行过程中极易被敌方雷达捕捉,甚至在高空滑翔段也无法完全摆脱电磁波的追踪。 这对于一款强调“突防能力”的高超音速导弹来说,无疑是重创。 在技术会议上,科研团队的成员几乎异口同声地建议:“要不要加装反电子干扰系统?我们可以增强外壳吸波材料,或者引入频率跳变等干扰机制。” 这些建议都合情合理,代表着当前电子对抗技术的主流方向。 但出人意料的是,祝学军却摇了摇头。 “那不如让它消失!” 一时间,会议室内陷入沉默。 “让导弹在雷达中消失”?这不是神话吗? 可祝学军并没有打算解释,她只是将桌上一本发黄的资料轻轻推了出来,那是上世纪五十年代钱学森提出的一项理论模型:变轨式滑翔弹道,又称“钱学森弹道”。 钱学森弹道的核心思想,是通过在飞行过程中多次变轨滑翔,打破传统导弹固定抛物线的轨迹特征,从而在敌方雷达系统尚未反应过来之前,就已脱离其预判路径。 这种轨迹非对称、非线性、极难预测,如果能够在高超音速状态下实现,无疑将彻底改变战争规则。 祝学军当时已经在航天一线奋斗了二十多年,她很清楚:仅靠被动电子对抗是远远不够的,真正的突防,不是比拼谁的“盾”更坚硬,而是谁能不被看见。 她决定将“消失”作为东风-17最核心的战术属性。 但这条路无比艰难,钱学森弹道的理论早已提出,但在实战运用上却一直是世界性难题。 原因在于:想要改变导弹轨迹,就必须精确控制飞行姿态与动力输出,这在超音速甚至高超音速状态下几乎不可能。 而东风-17,是一款以滑翔体为主的高超音速导弹,其速度高达5—10马赫,空气摩擦带来的高温足以融化多数金属。 加之大气层内复杂的气流扰动,任何一个微小的控制误差,都会导致导弹偏离目标,甚至直接解体。 祝学军和她的团队开始了无数个日夜的攻坚,从材料研发,到飞控系统优化,再到仿真模拟、风洞实验,每一个环节都需要不断推翻、重建、再推翻。 在测试初期,滑翔体常常在飞行中突然偏离,甚至无法返回目标航道,有时候一试验就是失败几十次。 可是祝学军却始终没有放弃,她坚信:“如果我们成功了,就不是单纯造出一枚导弹,而是重塑了一种作战思想。” 技术上最艰难的是飞控系统,为了支持“钱学森弹道”,东风-17必须拥有极强的自主决策能力,能够根据实时外部环境进行快速调整。 在祝学军的推动下,团队引入了全新的“大气数据实时反馈模型”。 将先进的人工智能算法嵌入飞控中,让导弹在高速滑翔中“自我学习”敌方雷达规律,从而“自主选择最隐蔽的航道”。 与此同时,材料团队也取得突破,通过引入纳米级复合吸波材料,并采用层级多面隐身设计,东风-17的雷达反射截面被控制在极低水平。 哪怕导弹偶尔暴露,也只是一道模糊的信号,极难判断其真实轨迹。 到了2019年,东风-17终于在一次关键试验中完成了全程变轨飞行。 那一次,它在中段突然向西偏转,随后又以“S”型轨迹绕过了假想敌的反导拦截点,精准命中目标。 整个过程中,地面雷达系统一度“丢失”导弹的踪迹,在实战中,这意味着敌方完全无法部署拦截操作。 信息来源:澎湃新闻——【巾帼英雄】中国科学院院士 “导弹之母” 祝学军
中国军队现在多强?美军印太司令发话了,美军只剩潜艇和卫星领先,中国现在的军事,美
【12评论】【36点赞】
用户58xxx59
应该予以保密吧!
用户13xxx86 回复 05-23 19:40
她的弟子已成群结队了,何惧出名?[哭笑不得][哭笑不得]
用户10xxx87 回复 05-23 19:51
别说自媒体了,就连官媒都在大书特书
清风徐来
巾帼英雄!我不想看到您的脸,不是我不敬重您,而是不想敌特认识您…
用户14xxx32 回复 05-23 19:24
你太小看美国佬特务了吧[抠鼻]
用户13xxx25 回复 05-23 23:36
祝学军!祝学军!名字都透着与军队割不断的渊源
一二
总有鲨臂想解释这些技术性的东西,生怕别人不知道你懂了点皮毛,又生怕外人不知道你的武器设计原理和性能。你自己看个明白就好了,干嘛要发表出来。
核桃与土豆 回复 纯色 05-24 01:08
保护科学家不是不能公开科学家啊!各国总统都是公开的,暗杀难度有多大?只要行程保密就行了,找不到人就好了
纯色 回复 05-24 00:38
钱学森弹道理论公开,应保密保护的是将之实现、应用的科学家。
低调高手
核心是保密。不要让国宝级科学家的辛勤付出,被几个销小廉价出卖。最后产生极大的损失!加强再加强!
一杯清茶
竟然敢爆露我们的关键技术人员 你胆子不小啊
天圆地方
[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点赞]
金月亮
国之栋梁,严密保护[玫瑰]
用户17xxx10
小编知道的不少,最好闭嘴。
九龙
注意钓鱼的间谍。
熊宗琪
这样的武器机密文章也敢发表?外国间谍,就是通过这些机密的文章顺藤摸瓜,暗杀我方科研人员,或者渗透有关人员出卖武器机密的。建议作者赶快删除,谨防国安部门找到你的头上。[捂脸哭][捂脸哭]
用户13xxx61
国家栋梁,人民心中的明星。
用户99xxx76
即便是思路也应该保密
用户10xxx51
这是人杰!国士无双,国之脊梁!
zsdqy007
一保护好我们国防科技人员,不能出一丝一毫问题,二斩断泄密盗密的黑手,对汉奸和间谍杀无赦
雾里看花66
向祖国的花朵,导弹女神祝学军致敬!她带领的团队经过多年艰苦卓绝的拼博,终于研制出世界独一无二的高超音变轨导弹,开创了新的战争模式新纪元!
耿直万人嫌
保护好我们的科技人才吧
大浪淘沙2024
这种文章写的越模糊越好,不要出现清晰的人像,小编注意点
风向决定发型
还得设计出自动投放诱饵热能弹,防止热追踪导弹拦截
古巨基
这种文章发表出来合适吗?是傻逼还是钓鱼?是学者还是间谍?
用户10xxx55
这种文章绝对不能公开,建议国安部深究发此原文的人!且应以危害国家安全罪严罚!
上善若水
这种也能发表出来,不怕泄密吗?普通人需要知道这些吗?煞笔自媒体,举报
文哥
小编是汉奸马上把他抓啦。
用户12xxx33
去吗 配吗 这褴褛的披风 战吗 战啊 以最卑微的梦 致那黑夜中的呜咽与怒吼 谁说站在光里的才算英雄?!
用户10xxx93
汉奸
畅想未来
科技强军,人才强国!
平静如水
发这种文章干什么?一定是不怀好意的间谍!
诗和远方
小编间谍
一路有你
这些随便解释国防科技成果的文章,都是瞎扯蛋!
罗莎海
sb感觉自己很懂。还知道的多 ,到处发 是钓鱼还是想找人来联系你给钱拿资料
用户16xxx20
谁不知道保密 ,保护我们的科学家,间谍无处不在
用户10xxx02
不能公布科研人员信息,对国家和本人没有好处。
乐呵乐呵得了
泄密了吧,举报
孙建新
祝学军好样的向你致敬、祖国万岁!!!
用户10xxx81
保护好专家,别被暗杀了
lhb
这样的人才是国家功臣 。
用户10xxx89
最美的科学家
用户87xxx82
重复过程:导弹在跳跃飞行过程中,多次进入和退出大气层,直到最终到达目标。
用户87xxx82
工作原理 助推阶段:导弹在发射后,由火箭发动机提供动力,将其加速到足够高的速度和高度,进入大气层外的飞行阶段。
葛健
泄密
用户17xxx04
国之重器,华夏脊梁
董卫军董长福
我只想知道先进性,至于怎么先进的过程就不要罗列了,注意那些别有用心的它!
刘书屹
向,我们的院士,致以,最崇高的敬礼!!!
用户10xxx37
向国之栋梁致敬!
用户10xxx29
此类事情不易多说,国家的栋梁,保密为要!
用户10xxx82
本文小编泄密了,该如何处置?!
保持昵称的长度很重要
这个号间谍
雨尘
为什么要写这些
用户87xxx82
滑翔阶段:导弹在大气层外以高速滑翔飞行,利用惯性维持飞行状态,同时调整姿态以准备再入大气层。
用户10xxx98
19年应该已经服役了
滨哥
不怕泄密吗?
用户87xxx82
跳跃阶段:导弹在再入大气层时,利用大气层的阻力和弹体的升力,实现类似“打水漂”的跳跃飞行。每次跳跃都会使导弹改变飞行方向和速度,增加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
用户10xxx14
这种文章建议删除,不是暴露技术信息,就是暴露研究人员,增加防间谍难度
咔塔山
说的不明觉历。雷达波是个扇面形,距离越远,扇面越大。
曾经沧海
图不是主人公
叶落
东风女神
用户12xxx76
为什么这么重要的科研人员就这样公开他们的信息?这是对他们生命安全严重不负责任!!!
用户49xxx05
发这种文章的人是间谍,应判刑的
星际剑客
不是保密!是必须要对所有敌对国预以震慑!否则有些国家就会永远狂妄自大到无边!即:你敢妄为我们中国就必须让你们承受毁灭的风险!懂的不必要解释什么…
好男人龙公子
为中国科技人才点赞!
爽阳
国之栋梁
周末
你这配图是DF17?
愚公
可控变轨机动,并且能最终打到目标范围,比扛干扰可难多了!但是这路子一旦成熟,无解的防御
用户12xxx74
未来战争就是,你发现了敌袭,却不知道那个是真那个是假,肉眼可见,就是打不准打不到
回忆
查查是不是间谍或者潜在间谍。
用户12xxx11
八年前的,现在不是主流。适当公布一点,虚虚实实。才是最厉害的。
宅男
重奖没有?不能让国之栋梁比某些戏子待遇还差!
九天之上
这就是发出来忽悠美国佬的,就问你信不信[滑稽笑]。
用户87xxx82
钱学森弹道是一种在导弹飞行过程中,通过多次进入和退出大气层,实现高机动性和高生存能力的飞行轨迹。它结合了传统弹道导弹的高速飞行特性和滑翔飞行器的机动性,使导弹在再入大气层后能够进行多次跳跃,从而增加飞行距离和飞行时间,同时降低被拦截的概率。
心态平衡就好
祖国的脊梁[点赞][点赞]
风轻云淡
国之栋梁
D哥
这是机密吧
海畔阳光
日防夜防,家贼难防,美日间谍无孔不入
用户18xxx46
英雄值得我们尊重,你是我们偶象,你是我们保护神,为了祖国繁荣与安定,奉献一生,这样的英雄,我们向你学习,向你敬礼,辛苦了,我们的英雄。
游客
放一点消息出来,震慑一下宵小
用户97xxx40
[点赞][点赞][点赞]
新湖
[100][100][100]
问题出在哪
这是泄密
玉树临风
巾国英雄,牛叉
一览众山小
描述得太详细了,有泄密嫌疑。
陈默似针
怎么是文职,掌握这种核心科技的怎么也得给个将军
未名
这篇狗屁文章是间谍写的。明修栈道暗渡陈仓的手法,故意泄密,赶紧抓了。
零度空间
为务实科学家点赞
用户10xxx27
钱学森弹道是早已公开的理论,看谁能实现。
大月
打水飘不是机密
金丰丹
祝学军院士[点赞]还有一位女院士叫什么名字忘了,她帮助我国在突破黑障的技术方面取得了全球第一的科技成果(我国是首个在高超音速状态下产生黑障的时候,实现自主通讯的国家。这个成果应该拿国家最高科技奖。)
秋风无边
这是国宝级的科学家,安全问题不用担心,国家肯定会有措施保护好这些科学家的。
三国志
末端高超音速突防,雷达根本无法看到
最是有情孔方兄
你泄密,捉人。
用户10xxx94
要保密,文章写的过细了
皮皮
国之脊梁
随意飘荡者
这文章发表的意义何在,就是为了让敌对势力知道我们的科研人员,好做下一步动作,苦心何在。你暴露人名有经过有关部门准予么
心的另一半
厉害了我的爱国专家!!!!!
用户10xxx94
这样的人才该配有保镖同时要警惕间谍无孔不入的窥探
石头记
国防的强大是千千万万的科学家默默无闻的付出,舍小家为国家,你们才是共和国最亮的星!
观沧海
对科技人才不要直呼其名,恐被敌方利用。
悠闲人生
不能让自媒体随便发布
用户53xxx70
真正的共和国脊梁!
悠闲人生
国安部是不是应该对重要机密的信息以及关系的重要人物网上应严加管理
用户16xxx62
巾帼英雄国家的骄傲 太厉害了
黑丝带
TMD,谁说女子不如男[点赞][点赞][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