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之父”——田汉,在监狱中不幸去世,享年70岁,

文山聊武器 2025-05-20 19:22:38

1968年,被永久开除党籍的“国歌之父”——田汉,在监狱中不幸去世,享年70岁,直到7年后,他的妻子安娥才知晓丈夫的死讯。 田汉1898年3月12日出生在湖南长沙县一个贫苦农家,原名田寿昌。小时候家里穷得叮当响,9岁父亲去世,母亲靠织布养活他和两个兄弟,日子过得紧巴巴。幸亏舅舅易象看他聪明,掏钱供他读书。1912年,田汉考进长沙师范学校,碰上了校长徐特立——一个治学严谨又有革命情怀的人。田汉在那儿开始接触革命思想,课余常抄写谭嗣同、陈天华这些烈士的文章,慢慢地心里燃起了对国家未来的火苗。 1916年,他跟着舅舅去了日本,先学海军,后来转到东京高等师范学校读教育。在日本,他迷上了现代戏剧和文学,没事儿就泡图书馆,看西方名著,眼界大开。他还认识了郭沫若、左舜生这些志同道合的留学生,大家一块儿聊新文化运动,聊得热火朝天。1919年,他加入少年中国学会,参与反帝反封建活动,思想越来越激进,像个憋足劲儿的年轻人,要为国家干点大事。 1920年,田汉出了本《三叶集》,里面是他跟郭沫若、宗白华的通信,讲的全是文学革新的想法。1921年,他和郭沫若等人搞了个“创造社”,一群热血青年聚在上海,憧憬着用浪漫主义文学改变世界。1922年回国后,他跟第一任妻子易淑玉弄了个“南国社”和“南国剧团”,自己上手写剧本、导戏。那时候他写了《咖啡店之一夜》(1920年)和《获虎之夜》(1924年),演出时剧场挤满了人,观众反响特别热烈。 20年代到30年代,田汉写了一堆剧本和电影剧本,忙得跟陀螺似的。1932年,他加入中国共产党,把艺术跟革命绑在一起,作品开始抡起批判社会的大锤。1934年,他在狱中写下《义勇军进行曲》的歌词,那可是后来成了国歌的曲子,激励了无数人冲上前线。他个人生活挺坎坷,结了四次婚,最后跟安娥搭伙过日子。安娥中风后,他天天照顾,感情挺深的。 1966年12月4日,田汉的日子彻底翻了篇。那天晚上,有人敲门把他带走,从此开始了两年多的牢狱生涯。一开始,他被隔离审查,关在个小破屋子里,条件差得要命。他本来就有糖尿病、高血压和心脏病,监狱里又冷又潮,身体很快就垮了,走路都得扶着墙喘气。1968年冬天,病情恶化得没法收拾,他被送进北京301医院,可审讯还没停过。医院给他起了个代号“李伍”,连名字都被抹掉。 1968年12月10日早上,田汉的心跳停了,享年70岁。死的时候没人知道这位“国歌之父”走了,他还被定为叛徒,永久开除党籍。安娥啥也不知道,从他被抓那天起,她就每天等着消息,家里留着他用过的茶杯,落满了灰。直到1975年5月,有人上门冷冰冰地说,田汉1968年就死了,死因是病,身份是叛徒。安娥听完愣在那儿,7年的盼望全塌了。 田汉走后,他的名字和作品被埋了好多年。1979年4月,政策变了,他被正式平反,恢复名誉。中央在北京开了追悼会,文化界和政府的人都来了,挺隆重的。可家里连张像样的照片都找不到,最后从报社借了张旧照,模糊得不行。他平反后,剧本、诗歌、歌词都重新出了书,剧场里又演起了《关汉卿》《白蛇传》这些作品。每次国歌响起,大家都会想起他在狱里写词的那股劲儿。 田汉一生写了60多部话剧、20多部电影剧本,还有快2000首诗,忙活在舞台、电影和抗战一线。他还办了个戏曲实验学校,带出一堆人才,对中国戏曲影响不小。他的死是文化界的大损失,可精神没丢。只要国歌还在,他的故事就不会被忘了。 田汉这辈子,像个不停歇的斗士。他用笔写出了民族的魂儿,却被时代踩得粉碎。安娥7年等来的死讯,不只是她一个人的痛,也是那段历史的疤。他写的国歌,今天还在天安门广场上回荡,每句词里都有他的血泪。你说,这样的人,值不值得咱们记住?他的命途多舛,又给咱们留下了啥启发?

0 阅读:87

猜你喜欢

文山聊武器

文山聊武器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