谅山战役那天,侦察连在山坳里搜索目标,几名身穿越南农装的“村姑”突然脱掉外衣,掏

蜀山史道 2025-05-19 15:03:04

谅山战役那天,侦察连在山坳里搜索目标,几名身穿越南农装的“村姑”突然脱掉外衣,掏出冲锋枪就朝解放军一阵扫射,战士猝不及防,几人当场中弹。

原本看着在割稻的“妇女”,转眼成了训练有素的越军女兵,短短几分钟,一场埋伏打得战士措手不及。更让人难受的是,几小时前他们才给这群“村妇”送了水和干粮。

1979年,对越自卫反击战爆发,战线拉长,部队穿越密林,敌我难辨,越军为了拖住中国军队,大量动员地方民兵,尤其是女兵。

这些人表面看像是普通老百姓,甚至装成孕妇、赤脚农妇,在村头干活,其实都是训练过的武装力量,她们混进后方,搞袭扰、搞破坏,趁士兵放松戒备发动突然袭击。

在广西水口方向,一支工兵班在架桥时碰见三名“妇女”,一个还抱着孩子,士兵正商量要不要帮一把,那“妇女”突然从背篓里掏出手榴弹,砸向装载炸药的军车。

爆炸把工兵小组炸得七零八落,桥梁施工被迫暂停,那名“妇女”当场被击毙,衣服烧得只剩焦黑,根本看不出原来模样。

越南女兵执行这些任务时,常常以死相拼,遇到被围就自爆。

一次在老山主峰,一名越南女兵被我军俘获,表面顺从,趁押解途中突然掏出藏在靴筒里的小型手雷,与两名押送战士同归于尽。

后来检查这类被俘女兵,发现她们身上常藏有细线绳、钢笔刀,甚至唇膏伪装的炸药。

我军部队起初执行“不打妇女”的命令,战士在遭遇女性时都犹豫不决,但敌人利用这点,频频制造伤亡,有的女兵赤身裸体,在哨卡前跳舞、泼水,引诱士兵下岗围观。

一次,某连连长发现前方一群“少女”打着竹竿跳舞,本想示警,后方已经有人丢下钢枪冲上去了,片刻后,一串火箭弹从草堆里飞出,整个前沿阵地陷入火光。

情况反复,部队不得不临时调整口令,在一次战斗中,有人高喊:“不管男的女的,只要开枪就打!”这一口令传达下去,前线态度才慢慢转变。

越南的地下工事复杂,洞穴、暗堡、猫耳洞多如牛毛,普通火力根本打不进去,为了突破,喷火兵上了阵,喷火器不是轻武器,背上几十斤重油罐,要扛到敌人近前才管用。

有一次,大弄公安屯的激战中,罗兴元带着喷火班趴在山腰,一路爬进敌人的猫耳洞前,喷了9次火,整整烧平了一个山坡的地堡,自己也全身大面积烧伤,靠战友硬拖回阵地。

喷火兵韩自富是在罗家坪打的,他端着喷火器抵近越军暗堡,不到两米,直接将喷嘴插进洞口一喷,把对方两个火力点连人带机枪全点着了。

他背后的油罐也着了火,整个人像个火球一样滚下山坡,身上烧得只剩皮包骨。

喷火器喷射出来的不是普通火,是带凝固汽油的“粘火”,温度能到一千多度,喷上后怎么打都灭不掉。

越南士兵一看喷火兵上来了,宁愿顶着子弹也要跑,不肯被烧死,有次在某高地,喷火班刚刚靠近敌阵,敌军居然自己从洞口跳出来投降。

虽然威力强,但喷火兵的命也悬,他们必须近距离靠近目标,在敌人密集火力下行动。

有战士开玩笑说,喷火兵不是打人,是“用命在吓人”,实际一点也不夸张,喷火器一喷就暴露位置,敌人马上集火,死伤高。

老山前线统计,喷火兵伤亡率比步兵高三倍,战后好几个喷火班的战士都做噩梦,有人退伍多年后还怕见火。

喷火兵徐立是个硬汉,在一次山地清剿时,连喷三瓶油,烧塌了敌人的整个交通壕,最后自己被一发炮弹震飞,油罐在背后爆炸,他倒下前嘴里还在喊:“快冲,洞口开了!”他身上的战斗服烧成黑炭,连战友都认不出人样。

越南女兵有时真的让人难下手,她们个头不高,说话也细声细气,有时候被俘后还低声下气喊“大哥”,但一转头就可能掏出暗器。

在某次战斗中,一名被俘的越南女兵请求解手,战士放心让她蹲在路边,结果她拔出藏在裤腰的钢针,捅伤了战士的腿,自己被当场击毙。

战后统计,解放军共俘虏越南女兵117人,几乎都接受过爆破和轻武器训练,这些人当中,多数不配合审讯,有的绝食,有的撞墙,一些女兵根本没打算活着回来。

越南当时男性兵力紧张,为了补充战斗单位,农村和少数民族女性被动员参战,成为政治宣传工具。

我军在前线也经历过心理上的煎熬,有个喷火兵退伍后回家种地,看见灶台火苗都会脸色发白。

他的家人说,他晚上经常梦里喊:“快跑,火来了!” 有的士兵在战后还保留着一把烧焦的喷火枪配件,说是留作“纪念”,其实是忘不掉那段日子。

有人说战争是男人的事,但在中越边境,男女都扛上了枪,只不过扮演的角色不同。

越南女兵成了战争工具,利用身份搞偷袭;中国喷火兵在前线点燃烈焰,硬生生把一个个暗堡烧穿。

战斗不是电影。故事不讲道理,也没什么诗意,该出手时就得出手,等迟疑那一下,命就没了。

0 阅读:187

猜你喜欢

蜀山史道

蜀山史道

用专业的眼光,品读历史瞬间,解密历史疑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