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突发】欧盟对俄能源"核弹级"制裁引爆全球震荡 消息来得比北极寒流还凶猛。就在三天前,德国能源部还在吹风说"北溪管道可能恢复部分供气",法国财长刚参加完俄欧商会的投资论坛。如今欧盟这记回马枪,把自家企业的后路都截断了——要知道北溪二号光是管道里滞留的3亿立方米天然气,价值就超过10亿欧元。 历史总是充满黑色幽默。去年这时候欧盟还在为北溪二号吵得不可开交,波兰防长说这条管道是"地缘政治毒药",现在倒好,直接自己把药瓶砸了。可北溪管道真能说关就关?技术上需要俄德双方共同操作,法律上还涉及国际能源宪章的违约风险,更别说那些已经预付了二十年管道使用费的欧洲企业。 这场制裁狂欢背后,藏着三个要命的悖论。第一,嘴上喊着能源独立,身体却很诚实——欧盟每天还在通过土耳其溪管道进口俄气,这条"隐藏通道"的输气量其实占到了总需求的18%。第二,新能源计划听着美好,现实是欧洲光伏板库存只够撑两个月,风电涡轮机八成部件来自东方。第三,说好的团结抗俄,结果法国偷偷用印度卢比买俄油,西班牙炼油厂还在加工俄籍油轮送来的乌拉尔原油。 更魔幻的是制裁清单。最新版本把俄罗斯猫砂、钢琴琴弦、芭蕾舞鞋都列了进去,却对真正卡脖子的钯金、钛合金网开一面——毕竟空客公司60%的航空材料还得从俄铝进口。这种"精准避开要害"的操作,让人怀疑制裁到底是在惩罚莫斯科,还是在给布鲁塞尔的官僚刷KPI。 看着欧洲各国部长们西装革履地拍制裁宣传片,柏林的面包店主们正在连夜改装燃木烤箱。当政客们为切断俄气鼓掌时,恐怕忘了欧盟医院37%的消毒酒精来自俄产乙醇,更没算过全面脱钩会让欧洲制造业每年多烧掉800亿欧元。这场豪赌的筹码,正在变成普通人的饭碗和暖气费。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
欧盟对俄第17轮制裁这事,最近整出了个“反转剧情”!以往在制裁俄罗斯上,匈牙利和
【2评论】【3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