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7年,于谦被砍头后,锦衣卫去抄家啥也没抄到!突然,锦衣卫发现有间小屋门锁

百年战争录 2025-05-17 14:21:00

1457 年,于谦被砍头后,锦衣卫去抄家啥也没抄到!突然,锦衣卫发现有间小屋门锁着,就在闯入的下一秒,所有人匆忙退了出来,脸色大变!

锦衣卫纷纷愣在院内,相视无言。

紧接着所有人的泪水模糊视线,低着头转身而去。

这一幕与方才那副桀骜不驯的模样,简直就是大相径庭。

不仅惹人好奇,那屋内不是金银细软,还会有什么。

顺着锦衣卫的进入的身影向里望去。

那小屋门窗紧闭,四周一片漆黑。

抬头之际,屋子正中央竟然悬挂着一件蟒袍与一柄尚方宝剑。

不禁让人心头一颤!

其实,这两件无价之宝是皇帝曾经御赐给于谦的。

按理说于谦在当时当时无论是功绩还是名望,都绝对是明朝屈指可数的人物。

不说富可敌国,可最起码也是家财万贯。

但从锦衣卫进家门搜查的结果来看,于谦的家中竟然没有任何金银珠宝的痕迹。

甚至那宅子的装潢也通通都凸显着“陈旧”二字。

锦衣卫最后发现的这个小屋,是于府最隐蔽的地方。

当然,不单单是位置隐蔽,还有那铁链的环环缠绕。

说来也没错,这里面确实放着于谦最重要的东西。

甚至可以说是于府最值钱的宝贝。

那就是皇帝的御赐之物。

由此,也让我们真切的感受到于谦诗中所言。

“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他对明朝的忠贞与大爱,此刻得到了具象化。

随着锦衣卫将此事传入朱祁镇的耳朵里,他才真正意识到自己的错误。

可一切为时已晚!

说到于谦的死,简直就是让人对当朝皇帝恨之入骨。

1449年,蒙古瓦剌头领袖率军攻打明朝。

这在大多数人眼中,绝对是如临大敌,必定会感到紧张与忧虑。

谁料,皇帝朱祁镇可不这样想。

他竟然格外的欣喜,原因竟是有了名垂千古的机会。

第一时间,这个“愣头青”便亲自带着20万大军前去征战。

骄兵必败!

没有任何的意外发生,20万大军全部被敌军歼灭。

不仅如此,那个喜欢做“春秋大梦”的朱祁镇也随着被敌军俘获。

皇帝被抓,这简直是让人难以置信的消息。

朝廷大臣各怀鬼胎,后宫妃嫔哭作一团,百姓们也人心惶惶。

就在危急之时,于谦挺身而出。

他斩钉截铁地告知,所有外逃与想要迁都的人,全部斩除。

要知道,当时的他是兵部左侍郎,说话还是相当有分量的。

凭借着于谦的果敢与智慧,渐渐稳住了朝廷内外。

当时的朝廷手中只有区区10万大军。

于谦不仅没有退缩,反而立马找到皇太后,请求从沿海紧急调兵。

看着于谦的满身忠义,皇太后立马按照他说的办。

紧接着于谦又让皇太后下令让士兵前去取粮,绕行通州后送往京城。

一系列操作下来,20多万大军与充足的后备粮草全部解决。

因考虑到皇帝朱祁镇还在敌军手中,所以于谦难以直接发兵。

为了让敌军对明朝没有牵制,于谦与大臣商议后,直接将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送上皇位。

敌军看到明朝这一操作,果然认为朱祁镇是个没用的棋子。

于是便对他放松警惕。

然后,御前便带领20多万大军直接对敌军发起进攻。

随着大获全胜,无数的百姓纷纷欢呼雀跃。

可毕竟太上皇还在敌军的手中,于谦的心中还是感到遗憾。

当即于谦语言各位大臣便向朱祁钰提议,将朱祁镇要回来。

未曾想,自私的朱祁钰却不愿意。

通过各种方法对这一提议进行阻拦,甚至直接废除朱祁镇儿子的太子之位。

直到于谦再次告诉朱祁钰,朱祁镇就算回来也是过往。

朱祁钰才最终答应将朱祁镇接回来。

朱祁镇看到物是人非,朝廷早已改头换面。

他当然不甘心,于是直接联合左副都御史发兵。

很快,朱祁钰便被赶下皇位。

朱祁镇再次坐稳皇位后,直接将御前抓捕。

随后更是定为“叛国罪”,处以死刑。

行刑当日,无数百姓泪洒当场,纷纷喊冤。

就连刽子手也屡次难以下手,眼中也饱含热泪。

但最终,于谦还是被杀。

他的死实在是明朝的一大损失。

当然,虽然他已离去,但他为百姓做出的贡献与那颗忠义之心永远留在人世。

0 阅读:54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