埴轮书话[超话]社会科学的基本论争安德鲁·阿伯特《探索之道》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组

尔岚看过去 2025-05-16 14:59:34

埴轮书话[超话] 社会科学的基本论争

安德鲁·阿伯特《探索之道》将其归纳为以下几组:

方法论争论

◆实证主义(positivism):现实可以测量。

◇诠释主义(interpretivism):意义产生自人际互动,因此不存在抽象意义上的测量。

◆分析(analysis):只有因果机制能做出解释。

◇叙事(narrative):故事能够做出解释。

社会本体论的争论

◆行为主义(behaviorism):社会结构(如惯常行为)是分析的恰当基础。

◇文化主义(culturalism):文化(如符号系统)是分析的恰当基础。

◆个人主义(individualism):人类个体及其行为是社会科学分析的唯一实际客体。

◇涌现主义(emergentism):社会涌现实际存在,不可化约为个体,而且可以是社会科学分析的实际客体。

◆实在论(realism):社会现象具备持续性和稳定性,应注重分析社会现象持续、稳定的特质。

◇建构论(constructionism):社会现象在人际互动中被不断地再生产,应注重分析这种再生产。

◆语境主义(contextualism);社会现象都是基于语境而存在的,不能排除语境去进行分析。

◇非语境主义(noncontextualism):社会现象拥有独立于其所处语境的意义(且能够被分析)。

问题所在的争论

◆选择(choice):应注重分析社会行为者为何、如何做出选择,以及选择的后果。

◇约束(constraint):应注重分析控制人类行为的结构性约束。

◆冲突(conflict):解释为何社会冲突如此多。

◇共识(consensus):解释为何没有出现更多的社会冲突。

知识类型的争论

◆超验知识(transcendent knowledge):知识应该适用于所有的时间和地点,应该是“普适的”。

◇境遇知识(situated knowledge):知识的应用范围是有限的,知识总是本地化的或独特的。

0 阅读:0
尔岚看过去

尔岚看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