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次,李时珍为一个四川商人看病。经过诊断后,李时珍觉得他活不长了,于是给他开了几

百年战争录 2025-05-16 13:42:40

一次,李时珍为一个四川商人看病。经过诊断后,李时珍觉得他活不长了,于是给他开了几服药,让他赶紧回家,免得死在半路上。可一年后,李世珍却又碰到了那个商人。

医者父母心,身为医者,须得时刻为病患着想,就比如我国伟大的医药学家李时珍。他年轻时曾为一位病患治病,却发现此人早已病入膏肓,无药可医,李时珍不忍告诉他实情,便给他开了几贴药让他快些回家去。

叶落归根是中华传统,而客死他乡是一种莫大的悲哀,李时珍此举,一是为了避免打击病患的求生欲,二让他归家也是为了见其父母亲人最后一面。其心思细腻仁心善举后人有目共睹,然而这个故事还有后续。

事情要从李时珍去蕲州街行医开始说起。

李时珍年轻时是个游医,游到蕲州的时候恰巧又遇到了当时他认为“无药可医”的病患。李时珍十分吃惊:“你的病好了?”

病患见到他也是十分欣喜:“当初还要多亏先生相救,我这顽疾才得以痊愈。”

李时珍好奇:“是哪位名医诊治的你?”

病患便把随后发生的事讲了出来:“与先生道别后我就回了老家,吃了你的药身体多有好转,后来我们那儿又有一位叫赛华佗的老先生,他往你开的药里加了两味药,我吃了一个月就痊愈了。”

李时珍心中惊叹,很想认识这位高人,于是便请病患介绍他与那位“赛华佗”老先生认识。

当日老先生正在坐诊,李时珍不便打扰,就默不作声的待在一旁,主动端茶倒水,仔细聆听老先生给病人治病时所说的话并做详细记录。

一连几天下来,老先生纳闷:“年轻人,你既不看病,一连几日来我这诊室到底所为何事啊?”李时珍这才开口讲明来意:“晚辈前来,是想拜先生为师,还望先生莫嫌晚辈愚钝,收下晚辈,晚辈只需一口饭食足矣。”

老先生一听他想做学徒,就想起了之前他收的那个好吃懒做还游手好闲的学徒。老先生想也没想的拒绝了他。

但是想要李时珍知难而退,这是不可能的。此时他已经铁了心要拜老先生为师,于是又连着好几天来老先生的诊室端茶倒水做笔记。

老先生也被他的诚意所打动,就破例收下了他。

自那天起,李时珍就一边照顾老先生起居一边跟他学医,一天天的相处下来,老先生觉得李时珍聪颖好学为人踏实,是个可造之材,于是就将自己毕生所学倾囊相授。

老先生告诉他,医者要以慈悲心看终生,无论如何都不能忘了自己的职责。李时珍将老先生的话铭记于心,学成之后却并不满足,他觉得人外有人天外有天,须得不断学习实践才是。

后来李时珍渡船外出采药,却听见一阵哭声,他便央求船夫顺着声音过去看看。

船夫摆摆手:“天下苦命人那么多,你一个人救不过来。”李时珍表示不认同:“我身为医者,自然不能见死不救,见不到的我没办法,但是见到了我就非救不可。”

虽不能为万世开太平,但是见一个救一个,他还是做得到的。船夫也被他的执着所打动,于是就将船撑了过去。

李时珍见一个小姑娘晕倒在了老妇怀中,老妇哭的凄惨。李时珍连忙下船为小姑娘把脉,随后出声安慰:“无妨,孩子只是饿晕了。”

不出所料,过了一会儿,小姑娘果然苏醒了。老妇见孙女醒来,心下稍安:“多谢先生相救。”

李时珍拿出随身的食物给了小姑娘:“孩子身体弱,这才会被饿晕,每日一碗鲫鱼汤调养身体,很快便可痊愈。”

姑娘听了连忙摇头:“不可,奶奶说这鲫鱼好卖我们才来捉鱼,要是我把鲫鱼吃了,奶奶和弟弟就要饿肚子了。”

李时珍被小姑娘的懂事感动了,他告诉小姑娘他爱吃鲫鱼,要她每天卖给自己两条鲫鱼,送他家里去。

于是每次小姑娘来送鲫鱼之后,李时珍就会让妻子去厨房端一碗鲫鱼汤来让女孩喝下。一月后,女孩脸色恢复了红润,身体也逐渐康健。

李时珍的一生都在不辞辛苦的救人,“救死扶伤”是他的座右铭。

李时珍认为自己没有“为万世开太平”的本事,但是他觉得自己可以倾尽所能救助自己身边的人,如此,方能不负医者初心。

但是有一点,李时珍远远低估了自己,他所编写的《本草纲目》让后世医药学有了质的飞跃,何止为万世开了太平,他的优秀品质更影响着后世医者,人们会始终记得药圣所行,并以他为榜样,推动中医药术走向巅峰。

0 阅读:1061

评论列表

单身情歌

单身情歌

4
2025-05-17 02:25

李时珍名垂千古!

ABC

ABC

2
2025-05-16 23:20

[赞][赞][赞]

ABC

ABC

2
2025-05-16 23:21

医者父母心也

猜你喜欢

百年战争录

百年战争录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