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3年,曹德旺去旅游买了一根拐杖,坐车时被司机呵斥:“小心点,碰坏车玻璃你可

猫猫背茹茹 2025-05-13 13:34:40

1983年,曹德旺去旅游买了一根拐杖,坐车时被司机呵斥:“小心点,碰坏车玻璃你可赔不起!”曹德旺问:“要多少钱?”司机说:“几千一块。”曹德旺一听怒骂:“这也太欺负人了!” 上世纪八十年代初,福建商人曹德旺带着母亲去武夷山游玩,临出发前他特意买了根拐杖,生怕老人家走路不稳当。 哪知道这根拐杖差点捅出大篓子——司机看见他往车里放拐杖,扯着嗓子喊:"当心玻璃!碰坏了你赔不起!" 曹德旺当时在玻璃厂干了六年采购,心里咯噔一下:这玻璃能有多金贵? 打听清楚价格后,曹德旺气得直跺脚,日本进口的汽车玻璃卖到八千块,这价钱能在城里买套房子。 他跑遍福州十几家修车行,发现情况更糟:中国压根造不出汽车玻璃,全得看洋人脸色,那些日子,他夜里躺在床上翻来覆去睡不着,满脑子都是小时候吃过的苦头。 九岁那年,曹德旺因为交不起五毛钱学费被迫辍学,寒冬腊月里穿着单衣放牛,冻得直打哆嗦还要捡柴火。 后来跟着父亲倒腾烟丝水果,大半夜驮着三百斤货翻山越岭,最惨的时候倒卖白木耳,货被民兵没收不说,还欠下一屁股债。 这些苦日子教会他两件事:一是生意人要眼尖手快,二是中国人得有自己的硬骨头。 承包玻璃厂那阵子,曹德旺把铺盖卷搬进车间,原先吃大锅饭的工人被他分成三班倒,干得多拿得多。 厂子头年就赚了二十万,这在八十年代可是天文数字,但汽车玻璃这事儿不一样,得跟日本人真刀真枪干。 他带着技术员跑遍全国玻璃厂,图纸摞起来有半人高,听说上海有家厂子存着老设备图纸,他连夜坐绿皮火车赶过去,软磨硬泡三天三夜才借到手。 研发那几个月,车间里昼夜灯火通明,曹德旺跟工人们啃冷馒头睡长条凳,试了上百种配方。 有回炉温没控好,整炉玻璃全成了废渣,急得他嘴角起泡,最后还是从芬兰搞来新设备,才把成品率提上去。 第一批玻璃下线那天,五十多个大老爷们抱头痛哭——这玩意儿成本才两百,卖一千块照样比进口货便宜八成。 福耀玻璃厂开张头四个月,订单像雪片似的飞来,东北的出租车公司开着大卡车在厂门口排队,司机们蹲在马路牙子上啃干粮等货。 原先趾高气扬的日本经销商慌了神,价格拦腰砍还是没人要,到了1987年,曹德旺把厂子改制成了福耀集团,中国马路上跑的车,十辆有八辆用的都是自家玻璃。 这些年福耀越做越大,在美国建厂惊动好莱坞,奥巴马夫妇监制的纪录片拍得热火朝天,但曹德旺还是那副老脾气,七十多岁照样凌晨四点上班。 有回记者问他咋不搞房地产,老爷子眼睛一瞪:"我就认准玻璃了!这行当我干到闭眼那天!" 信息来源: 福耀集团官网披露的1983-1987年企业发展大事记 央视财经《改革开放40年》系列纪录片对曹德旺的专访

0 阅读:0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

猫猫背茹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