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为要把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相控阵雷达装进汽车里,这应该就是L4的方案了。 相控阵雷

饺子说汽车 2025-05-10 19:17:45

华为要把应用于军事领域的相控阵雷达装进汽车里,这应该就是L4的方案了。 相控阵雷达+激光雷达+摄像头+毫米波雷达。 来看看相控阵雷达的优势就明白了。 探测距离:华为相控阵雷达的探测距离可达500米,能识别悬空电线、地锁等细小障碍物,传统毫米波雷达只有200米,激光雷达300米。 抗干扰能力:相控阵雷达采用电子波束扫描(非机械旋转),不受雨雪、雾霾、沙尘等恶劣天气影响,而激光雷达在这些极端环境下性能会衰减。 毫秒级响应:机械式激光雷达的扫描延迟约100ms,相控阵雷达的电子扫描可实现10ms级更新。 成本:比高线数激光雷达要便宜。 相控阵雷达一出,纯视觉方案估计更难了。 其实,纯视觉走入了误区,误以为摄像头和人的眼睛是一样的。 可事实呢,人的眼睛是立体视觉,远比摄像头强大得多。 比如,人眼能测距,而摄像头却无法做到这一点。 FSD早期用左右摄像头的视差计算距离,但需要高精度标定,否则误差会很大。 后来使用神经网络分析单摄像头画面的透视、物体大小、阴影等特征来估算深度,但需要海量数据训练,而且误差依旧在5-10%左右,距离越远,误差越大。 测距仍是困扰纯视觉的一个大问题。 比如,人眼还能自适应环境,弱光、强光、逆光,瞳孔都会自行调节,这根本不是摄像头能实现的能力。 比如,人眼还有脑补能力,大脑会修正视觉误差,这也不是摄像头能实现的。 或许未来的摄像头能实现人眼一样的能力,但在这之前,纯视觉方案的下限会一直很低,遇到特殊情况时,都有可能出现事故。 另外,人开车不仅仅依靠眼睛,还会依赖听觉、触觉的反馈。 比如车辆震动、外部声音等,再综合判断驾驶环境,这是纯视觉无法模拟的。 而多传感器融合方案,却可以用不同设备弥补这些缺陷。 总的来说,纯视觉要实现L3,路还很长。 但有安全冗余的融合方案,却可以很快实现L3,甚至是L4。 相控阵雷达:负责远距离、高精度探测,擅长动态目标跟踪和恶劣天气适应性。 激光雷达:负责高精度3D环境建模。 摄像头:负责语义识别(如交通标志、行人意图)和色彩信息补充。 毫米波雷达:负责弥补近距离盲区,增强低速场景可靠性。

0 阅读:46
饺子说汽车

饺子说汽车

聊一聊汽车知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