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人切忌过分执着于自身付出,不应将自己所做所言奉为绝对正确。因为同样的言行在不同时间、空间,面对不同立场、情绪的人,会产生截然不同的效果。因此,我们要学会拿得起、放得下,对于已完成的创作或言论,不妨任其在时代中自然发展,接纳阅读量高低、有无读者的现实,不必强求结果。 尤其在写作时,不应将精力耗费于细枝末节,如他人的评价、辱骂或阅读量数据。这些反馈容易让人陷入短视,无法从宏观视角看待问题。创作的本质是激发思想灵感、记录思维轨迹,实现自我升华;同时,在实践中获取正向价值反馈。若频繁关注后台收益、粉丝增长等功利性指标,反而会背离创作初衷。 参与社会实践亦是同理。我们的核心目标应是自我成长,而非渴求外界对言行的赞扬,或因批评指责陷入苦恼。将注意力过度投向外界评价,会使人偏离学习与实践的本质——通过实践积累真知、增长智慧,塑造通透豁达的心境。否则,一旦缺乏豁达心态,就极易被外界舆论裹挟,迷失方向。 更需警惕的是,若长期处于低维度认知的圈层,过分在意其中人群的评价,可能会被其言语与观点束缚,陷入情绪与思维定式的枷锁,难以实现自我突破与成长。因此,我们必须摆脱对自我的过度自负,也不被外界评价轻易左右,才能在实践中实现真正的自我提升。
做人切忌过分执着于自身付出,不应将自己所做所言奉为绝对正确。因为同样的言行在不同
优优开心职场
2025-05-04 08:13:52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