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夏天,河北的瓦屋辛庄遭遇了连续多日的暴雨,眼看村子就要被淹没。突然,地下传来一声巨响。
这里原本是一个普普通通的村落,然而由于这场大雨,使得该地一夜之间闻名全国,这是怎么回事呢?
说起那场大雨,当地的村民至今记忆犹新,据他们回忆,雨水来临的时候,有一些老村民还没有反应过来发生了什么事情,等到他们反应过来的时候,局势已经无可挽回,大量的村民被水困在了中央,性命危在旦夕。
然而,接下来发生的一幕,让大家始料未及。
就在大家以为此次在劫难逃的时候,水居然慢慢退去,渐渐地,大地恢复了原本的模样。
更为新奇的是,雨势还在持续,地上却并无积水,这该怎么解释呢?
有迷信的村民认为,一定是龙王显灵了。
然而,也有一部分村民不同意这种看法,他们认为虽然此次事件很是反常,但背后一定存在着某种内在的关联。
虽然他们现在不能拿出证据,但是,他们相信真相总有大白于天下的一天。
经过这次事件,村民们纷纷躲避起来,他们害怕万一哪天再下雨,就不会有那么好的运气了。
然而,这其中有一些胆大心细的村民,却不甘心这样躲避起来,他们想要一探究竟。
为什么积水会突然消失?
经过一番探查,大家在村口发现了一个洞。
原来,大水之所以褪去,就是因为水被洞口吸了进去。
只要天上下雨,这个洞口就会吞噬掉周边所有的水珠,只留下一些积水冲洗过的痕迹,似乎在向到访的人们炫耀着它的“武功”。
消息一经传出,村民们立即就炸了锅,先前主张“龙王显灵”的那些人在确凿的证据面前,也只好承认自己的无知。
不过,新的问题也接踵而来:眼前的这个洞,到底是什么时候出现在村口的?又是什么人赋予了他这样的功能呢?
被好奇心驱使的村民们,有了一个大胆的想法:何不到里面去看看呢?
这个想法一经提出,有人就按捺不住了。
他们想起了一桩陈年旧事。
相传,在很久很久之前,此地出了一位能征惯战的将军,他留下了数不尽的财宝,然而,没有人能得知这批财宝究竟在什么地方。
莫非,洞中就是那位将军的藏宝之所?
大家一合计,觉得冒一次险还是值得的,便让先前那几个发现洞口的人去“探路”。
根据他们反馈的信息,洞里没有什么财宝,有的只是七拐八绕的地下通道。
据专家日后披露,那位将军在营建这个洞口的时候,已经做好了防范盗墓贼的准备。
正因如此,古代的贵族们将自己生前所能享受的一切待遇搬入墓穴,他们唯恐有人盗掘,便设计了重重机关。
稍有不慎,便有可能粉身碎骨。
为了安全着想,探路的村民原路返回,将事情告诉大伙。
村民们听完这句话便议论开来,大家认为人多力量大,不如一起去看看。
结果,他们一头扎进了迷宫,费了九牛二虎之力才终于回到洞口。
然而他们不知道的是,那些险些夺去村民性命的小道,在整个迷宫中所占据的比例不过九牛一毛。
说起来,这所迷宫早就存在,只是由于民国时期兵荒马乱,相关的考古工作不能进行,以至于到了解放战争末期,这里才被人们发现。
不过,以当时的局势来说,仍然不可能对当地进行发掘工作。
1948年的时候,正是国共两党决战的紧要关头,敌我双方都将主要经历放在了战场上。
即便是在解放战争胜利之后,由于帝国主义国家的封锁,我国的财力受到了很大的限制,一时也无力进行发掘工作。
1988年,我国的改革开放事业已经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上级部门决定派出专家组,对村口的洞穴进行专业的勘探。
经过专家的鉴定,这是宋辽战争时期,宋人修建的防御设施。
回到开头的问题,这座迷宫为什么能吸水呢?
专家对此的解释是,宋辽两国划定疆界之后,由于大宋境内多为沼泽地带,因此宋人修建了储水系统,本意是想防御辽国可能的入侵,没想到在现代却派上了用场。
其实,像这样的国之瑰宝还有很多很多,他们都是老祖宗留给我们的遗产,而我们能做的,就是尽力保护好它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