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84年,一战士壮烈牺牲,新婚20天的妻子生下遗腹子,并拒绝改嫁。35年后,妻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12-19 10:22:47

1984年,一战士壮烈牺牲,新婚20天的妻子生下遗腹子,并拒绝改嫁。35年后,妻子凑够路费带儿子来为丈夫扫墓,她扑在墓碑上大声痛哭:“我带儿子来看你了,你起来看看我们呀……” 1983年,李发英和陶荣华,这对青梅竹马的恋人,终于携手步入了婚姻的殿堂。婚礼简单而温馨,亲朋好友的祝福声犹在耳畔。李发英依偎在陶荣华身旁,脸上洋溢着幸福的笑容,她憧憬着未来的美好生活:夫妻恩爱,儿女成双,孝顺公婆,其乐融融。然而,命运却在这对新婚燕尔的夫妻面前,悄然设下了考验。 婚后不久,陶荣华所在的部队接到紧急任务,需要立即开赴前线,投身到保家卫国的战斗中。 “荣华,你一定要平安回来,我等你回家。”李发英强忍着泪水,紧紧握住丈夫的手,不愿松开。 “发英,照顾好自己,等我回来。”陶荣华轻轻拭去妻子脸上的泪水,眼神坚定而温柔。尽管心中有万般不舍,但李发英明白,国难当头,作为军人的丈夫肩负着保家卫国的重任。她默默祈祷着丈夫能够平安归来。 1984年,李发英怀着忐忑不安的心情,终于等来了丈夫的消息。“陶荣华同志在战场上英勇作战,壮烈牺牲……”这个消息如同晴天霹雳,李发英只觉天旋地转,眼前一黑,晕了过去。 当她醒来时,泪水早已湿透了枕头。她无法接受这个残酷的事实,那个曾经对她温柔体贴、许诺要给她幸福的男人,就这样永远地离开了她。 更让李发英痛苦的是,此时的她已怀有4个月的身孕。她摸着微微隆起的肚子,悲痛欲绝:“孩子,你还没有出生,就没有了爸爸……”在巨大的悲痛中,李发英的内心深处却涌起了一股强烈的责任感。她知道她不能倒下,她要替丈夫好好活下去,她要生下这个孩子,抚养他长大成人。 丈夫牺牲后,李发英的处境变得十分艰难。一方面,她要承受失去丈夫的悲痛,另一方面,她还要面对来自家庭和社会的压力。 经常有人劝她:“你还年轻,又没有孩子,改嫁吧,重新开始新的生活。” 面对这些“好言相劝”,李发英不为所动。她心中早已下定决心,要为丈夫守寡,要将孩子抚养成人。“我答应过荣华,要照顾好这个家,要替他尽孝,要将我们的孩子抚养成人,我不能食言。”李发英坚定地说道。 就这样,李发英毅然决然地拒绝了改嫁,独自一人承担起了抚养遗腹子和照顾年迈公婆的重任。 李发英的公婆身体不好,需要人照顾,而年幼的陶凯更是离不开母亲的呵护。为了维持生计,李发英不得不一边照顾家人,一边打零工赚钱。她做过清洁工,当过服务员,在工厂里打过工,无论工作多么辛苦,她都咬牙坚持着。 每天天不亮,李发英就起床为公婆和儿子准备早餐,然后匆匆忙忙地赶去上班。下班后,她又要赶回家中,为家人准备晚饭,照顾公婆休息,给儿子辅导功课。日子虽然过得艰辛,但李发英从未抱怨过。她把所有的爱和精力都倾注在了家人身上,用自己瘦弱的肩膀撑起了这个家。 在李发英的悉心照料下,陶凯渐渐长大。他深知母亲的辛苦和不易,也明白父亲为了国家和人民献出了宝贵的生命。陶凯从小就懂事听话,学习刻苦,成绩优异。他以优异的成绩考上了大学,毕业后找到了一份不错的工作。 看着儿子一天天长大成才,李发英感到无比欣慰。她知道自己这么多年的付出和努力都是值得的。 2019年,李发英终于凑够了路费,带着儿子陶凯来到了丈夫陶荣华的墓前。35年过去了,李发英的容颜已不再年轻,但她的眼神中依然透着坚毅和深情。站在丈夫的墓碑前,李发英的泪水夺眶而出。她抚摸着墓碑,哽咽着说道:“荣华,我带着儿子来看你了,你起来看看我们呀……” 陶凯跪在父亲的墓前,泪水也止不住地流了下来。他轻声说道:“爸爸,我来看你了,我长大了,我会照顾好妈妈,照顾好这个家。” 母子俩在墓前久久不愿离去,他们诉说着对陶荣华的思念,也诉说着这些年的艰辛和不易。 李发英的故事被媒体报道后,在社会上引起了广泛关注。人们被李发英的忠贞不渝的爱情、坚韧不拔的母爱,以及对承诺的坚守深深感动。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或修改。

0 阅读:292

评论列表

哪里的天空不下雨

哪里的天空不下雨

9
2024-12-19 10:51

这样的女人现在少有了,为这个好军嫂点赞!

中国龙

中国龙

3
2024-12-19 10:41

向英雄致敬

一骑红尘

一骑红尘

2
2024-12-21 14:49

真正的情深意重坚如磐石[点赞][点赞][点赞]

鲁滨逊每日日记

鲁滨逊每日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