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6年,山西一老人来到书籍旧货市场闲逛,突然,他被泛黄的册子吸引,翻开后立马

鲁滨逊每日日记 2024-12-19 09:25:30

1996年,山西一老人来到书籍旧货市场闲逛,突然,他被泛黄的册子吸引,翻开后立马惊呆了,这些都属于机密档案! 1996年的,山西太原的旧货市场熙熙攘攘,退休检察官王艾甫像往常一样,慢悠悠地在各个摊位间穿梭。他喜欢这里的氛围,总能在杂乱的物品中发现一些有趣的东西。就在这天,他的目光被一堆泛黄的册子吸引住了。 王艾甫拿起其中一本翻看,顿时惊呆了。这些竟然是1949年太原战役中84位牺牲战士的机密档案和阵亡通知书!作为一名曾经的检察官,他深知这些文件的重要性。这不仅是历史的见证,更是英雄们用生命换来的珍贵遗产。 "这些卖多少钱?"王艾甫急切地问道。 摊主随意地瞥了一眼,说:"三千块吧。" 王艾甫心里一惊,这可相当于他几年的退休金啊。但他没有犹豫,立即掏出钱包,将所有积蓄都拿了出来。"我买了。"他坚定地说。 从那天起,王艾甫的生活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他开始尝试将这些阵亡通知书寄给烈士家属。然而,现实远比他想象的要艰难。大多数信件被退回,有的则石沉大海,杳无音信。但王艾甫并没有放弃。他决定亲自寻访烈士家属。就这样,一个68岁的老人,背着一个破旧的帆布包,开始了他的寻亲之路。 他走遍了全国各地,从繁华的大城市到偏远的山村。每到一个地方,他都会先去当地的烈士陵园寻找线索。有时候,他会在陵园里一待就是一整天,仔细查看每一块墓碑,希望能找到哪怕一丝微弱的线索。 这条路并不平坦。有时候,他会遇到冷眼和质疑。有人不相信他的身份,怀疑他是骗子;有人对往事避而不谈,拒绝提供任何帮助。还有时候,他会遇到各种意想不到的困难:交通不便、语言不通、天气恶劣...... 但王艾甫从未动摇过自己的决心。他常常对自己说:"这些英雄为国家牺牲了生命,我怎么能因为一点困难就放弃呢?"就这样,他坚持不懈地寻找了整整10年。在这10年里,他经历了无数次的失望和挫折,但也收获了许多感动和希望。 终于,在2005年,他的努力有了第一次回报。他成功地找到了烈士郝载虎的家属,并将阵亡通知书交到了他们手中。当看到家属们激动的泪水时,王艾甫感到所有的辛苦都是值得的。 这次成功给了王艾甫极大的鼓舞。他继续着自己的寻亲之路,一封接一封地将阵亡通知书送到烈士家属手中。每一次,他都能感受到那份沉甸甸的责任和使命感。 随着时间的推移,王艾甫的事迹逐渐被人们所知。他的坚持和执着感动了无数人。2006年,他被评为"山西十大新闻人物",还入选了央视"感动中国"十大人物候选人。 但对王艾甫来说,这些荣誉并不重要。他更在意的是,还有多少烈士的家属在等待着真相。即使到了现在,他仍然没有停下脚步。每当有人问他为什么要这样做时,他总是平静地回答:"我只是在做一件应该做的事。" 王艾甫的行动,不仅仅是在寻找烈士家属。他更是在寻找一段被遗忘的历史,在传承一种宝贵的精神。通过他的努力,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这段历史,开始铭记那些为国家牺牲的英雄。 在王艾甫的影响下,一些志愿者也加入了寻亲的行列。他们组成了一个团队,继续着王艾甫未完成的使命。这个团队不断壮大,他们的足迹遍布全国各地,将更多的阵亡通知书送到烈士家属手中。 每一次成功的寻亲,都是对历史的一次重现,对英雄的一次致敬。那些曾经被遗忘的名字,重新被人们所铭记;那些尘封已久的往事,重新被人们所关注。 王艾甫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坚持,更是一个民族的记忆。它告诉我们,历史不应被遗忘,英雄永远值得铭记。每一个普通人都可以成为传承历史、传播正能量的使者。 如今,虽然还有一些通知书未能送达,但王艾甫和他的团队仍在继续着这条寻亲之路。他们相信,只要不放弃,终有一天,每一位烈士的家属都能收到那封迟到多年的通知书。 参考资料: 《83岁退伍老兵王艾甫:27年送200名烈士“回家”》——央视网 【免责声明】本文图片和内容来源于网络,旨在传播正能量,无不良引导。如涉及版权或侵权问题,请联系我们删除或修改。

0 阅读:138
鲁滨逊每日日记

鲁滨逊每日日记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