刀郎《花妖》为什么让好多人喜欢? 《花妖》故事来源于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这

神力二三 2024-10-24 07:13:02

刀郎《花妖》为什么让好多人喜欢? 《花妖》故事来源于蒲松龄的著作《聊斋志异》。这个故事描述了一个古代书生和小姐相爱但不被社会接受,书生被杀后,两人到地府,阎王怜其情深,让他们重新投胎阳间。但是,由于翻错了阴阳簿,他们两人寻觅无依,相思成疾,永无再见的可能。这种不能再见的相思牵挂,被人们称为爱情。 《花妖》与《罗刹海市》都取材于《聊斋志异》,收在《山歌聊斋》专集,但《罗刹海市》属于嘻笑嘲讽风格,《花妖》则是一首抒情诗,唯美动听,如泣如诉,娓娓道出人世间的无奈。构思新奇,情调哀婉。意象凄美,具有鲜明的画面感。有过真情投入的,有一定阅历体验的过来人,无论爱而“终成眷属”者,还是爱而“未成眷属“者,闻之都很强的带入感。 歌词分三部分,第一部分是抒发多次转世投胎寻找等待的艰辛与总不能相遇的凄凉之情,第二部分是转世错过的原因(寻差了罗盘经),就是阎王翻错了册子,虽然重生都是同一个地方,可隔差时差。 作者巧妙地用地名来表现不同的时间,“君住钱塘东,妾在临安北”这两句指同在南宋的杭州,书生在钱塘东,是穷人和赶考书生住的地方,女子住在商贾云集的临安北,富人住的地方,虽在一个朝代,贫富有别,君去时指死的时候,褐衣是穷人穿的麻布衣,一个红字,揭示了书生的血光之灾,腰上黄指南宋时富贵女子身上的黄围裙,这句是承上句的,君去时也是女子殉情时。由于阎王爷的差错,书生投胎到了杭州,女子投到了王莽新政时的杭州(泉亭)虽然两人投胎到了同一个地方,但却在不同的时代,当然遇不上,女子又重新转世投胎到杭城(随朝时的杭州),可书生又投胎到余杭(东汉时期的杭州),三生三世还是遇不上。这便是歌词特高妙的地方! 第三部分是重复回环,反复咏唱。 《花妖》让人喜欢,因为好听的声乐,感人的故事,我觉得,还有一点,他触碰到了人世间的普遍的深沉的情感。《花妖》描述了一个时空颠倒错落的苦恋故事。两个相爱的人,在不同时空里轮回追寻,一次又一次地抱着希望赴,一次又一次地错过而失望。空留无尽惆怅忧伤和思念。 《花妖》仅仅只是一曲爱情的挽歌吗?虽然以一段跨越时空的苦恋故事为核心,但其内涵与意义远不止于单纯的爱情悲剧。它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生百态与世间沧桑,引发读者对时间、命运、选择与坚持的深刻思考。 首先,从爱情层面来看,《花妖》展现了一种超越时空的深情与执着。两个相爱的人在无尽的轮回中追寻彼此,这种对爱情的坚守与追求,无疑是对真爱力量的颂扬。他们的故事让人感受到,真正的爱情是可以跨越一切障碍,包括时间与空间的限制,是心灵深处最纯粹、最坚定的信念。 更深层次上,《花妖》所探讨的是关于命运与选择的哲学命题。两个主角在不同时空里的轮回追寻,实际上是对命运无常与人生选择的深刻反思。他们一次又一次地错过,既是命运的捉弄,也是个人选择的必然结果。这种无奈与惆怅,让人不禁思考:在命运的洪流中,我们究竟能否掌握自己的命运?又该如何做出最明智的选择? 此外,《花妖》还通过这段苦恋故事,传达了一种对生命意义的探索与追问。两个主角在不同时空里的轮回,实际上是对生命无尽循环与永恒的象征。他们的故事让人思考:生命的意义究竟何在?是追求短暂的幸福与满足,还是为了更长远的目标与理想而奋斗? 更广泛地来说,《花妖》所引发的感叹,不仅仅局限于爱情与命运,更涉及到人生的各个方面。它让我们意识到,人生就像是一场漫长的旅行,充满了未知与挑战。在这场旅行中,我们需要学会珍惜每一个当下,勇敢面对每一个困难与挑战,同时也要保持对美好未来的憧憬与追求。 总之,《花妖》不仅仅是一首关于爱情悲剧的作品,它更是一部深刻反映人生哲理与生命意义的佳作。通过这段跨越时空的苦恋故事,它让我们重新审视自己的人生与选择,引发对生命、命运与爱情的深刻思考。 附完整歌词: 我是那年轮上流浪的眼泪, 你仍然能闻到风中的胭脂味。 我若是将诺言刻在那江畔上, 一江水冷月光满城的汪洋。 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 尘凡儿谄我谤我笑我白了头。 你看那天边追逐落日的纸鸢, 像一盏回首道别夤夜的风灯。 我的心似流沙放逐在车辙旁, 他日你若再返必颠沛在世上。 若遇那秋夜雨倦鸟也淋淋, 那却是花墙下弥留的枯黄。 君住在钱塘东,(南宋杭州东) 妾在临安北。(南宋杭州北) 君去时褐衣红, 小奴家腰上黄。 寻差了罗盘经, 错投在泉亭。(王莽新政时的杭州) 奴辗转到杭城,(随朝时的杭州) 君又生余杭。(东汉时期的杭州) 我在时间的树下等了你很久, 尘凡儿谄我谤我笑我白了头。 你看那天边追逐落日的纸鸢, 像一盏回首道别夤夜的风灯。 君住在钱塘东, 妾在临安北。 君去时褐衣红, 小奴家腰上黄。 寻差了罗盘经, 错投在泉亭。 奴辗转到杭城, 君又生余杭。

0 阅读:0
神力二三

神力二三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