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年时间,300多万的赔偿,这个“赚钱”秘诀,你敢相信吗?一个南京女子利用天气预报,玩转了航空延误险,900多次的航班购买,背后隐藏着怎样的秘密? (信源:红星新闻2020年6月12日,关于江苏银保监局回应“航延险骗保案”:是否犯罪需司法机关判定) 2020年4月底,李晓梅的出租屋闯进一群人,她直接傻了,为啥,警察找上门了,说她诈骗,要带走调查。 李晓梅怎么也想不明白,自己啥时候成了诈骗犯,这事还得从几年前说起。 那会儿李晓梅还在航空公司上班,每天和飞机打交道,一个乘客因为机票多了几十块钱找她理论,原来是勾选了“航班延误险”。 李晓梅一解释,乘客才明白过来,这事也就过去了,谁成想就这40块钱的保险,后来竟然让那位乘客拿到了600多元的赔付。 像一颗种子,在李晓梅心里发了芽,2015年,她失业了,无所事事的她想起这档子事,琢磨着能不能靠这玩意儿赚点钱。 说干就干,她开始研究航班信息、天气情况,专挑那些延误概率高的航班下手。 第一次试水,她就用自己的身份信息买了一张机票,还特意买了延误险,航班还真就延误了,她顺利拿到了一千多块钱的赔付。 尝到甜头的李晓梅,一发不可收拾,开始疯狂研究各种“薅羊毛”的门道,她把航班信息、保险公司的延误险条款都整理成表格。 没事就盯着手机研究,活脱脱一个“航班延误专家”,为了多赚钱,她还以帮亲戚朋友理财的名义,借来了他们的身份证。 注册了一堆账号,疯狂买票、退票、理赔,就这样李晓梅靠着这套操作,短短几年时间里,竟“薅”了保险公司300多万! 每天晚上看着账户里的数字蹭蹭上涨,李晓梅心里别提多美了,她觉得自己简直是个天才,找到了一个“稳赚不赔”的赚钱秘诀。 “小聪明”还是被保险公司发现了,保险公司一查,发现李晓梅买的机票,延误率高得离谱,这哪是什么“运气好”,分明就是“精准狙击”啊! 保险公司怀疑自己遭遇了保险诈骗,立马报了警,才就出现了开头那一幕,事儿在网上也引起了不小的争议。 有人说李晓梅是“诈骗犯”,用非法手段骗取保险金,也有人说她是“投资天才”,只是利用规则漏洞赚钱,算不上违法。 支持李晓梅的人认为,她购买机票和保险都是合法的,没有伪造任何信息,也没有故意制造航班延误,只是利用了保险公司的规则漏洞。 就像超市搞促销,买一送一,难道消费者多买几件也算诈骗吗,但反对的人认为,李晓梅的行为已经涉嫌欺诈。 利用多个身份信息购买机票,实际上她并没乘坐这些航班,却骗取了保险公司的理赔金。 就好像明明没有生病,却伪造病例骗取医疗保险一样,性质恶劣,关键的是李晓梅借用亲戚朋友的身份证信息,购买机票和保险。 却没有告知他们真实用途,这已经涉嫌侵犯他人隐私,甚至可能构成盗窃罪,这个案子还没有最终判决,但李晓梅的“赚钱路”算是彻底被堵死了。 在信息时代,利用规则漏洞“薅羊毛”的现象屡见不鲜,但并不是所有“薅羊毛”的行为都是合法的,触犯了法律,只会“聪明反被聪明误”。 对个人来说,要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要总想着不劳而获,更不能为了利益铤而走险,否则只会自食恶果。 企业来说要加强风险防控意识,完善规则制度,堵塞漏洞,防止被“有心人”钻空子。 对社会来说,要加强法制宣传教育,引导人们树立诚信意识,共同维护公平正义的市场秩序。
4年时间,300多万的赔偿,这个“赚钱”秘诀,你敢相信吗?一个南京女子利用天气预
事友看过
2024-10-17 14:14:10
0
阅读: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