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的女孩,为了爱情,为了家庭,割下了自己69%的肝脏,献给了公公,深沉的爱,却换来的是婆家的嫌弃和生活的困苦。现在那个曾经被赞颂为“中国好媳妇”的她,过得怎么样了呢? (信源:经济日报2014年2月16,关于张建霞:儿媳捐肝救公公) 2007年,河北一个普通的县城里,25岁的张建霞做出了一个惊人的决定。将自己69%的肝脏捐献给患有肝癌晚期的公公。 决定就像往平静的湖里扔了一块石头,引发了很多社会反响,也彻底改变了她的人生道路,张建霞和王亮是大学同学,毕业后他们回到了老家,一起开了一家小旅馆。 日子虽平淡,但夫妻恩爱,儿子可爱,一家三口其乐融融,公公王振龙的肝癌,打破了这份平静。 得知公公生病后,张建霞毫不犹豫地去做了配型,她竟与公公配型成功,那一刻,张建霞心里既矛盾又纠结。 年幼的孩子和自己的未来,经过一番痛苦的抉择,张建霞选择了后者,她没有告诉父母,因为她知道,没有哪个父母会同意自己的孩子,去冒这样的风险。 她只是默默地签署了手术同意书,将自己推向了手术台,手术很成功,但张建霞的身体却受到了巨大的损伤。 无法再像以前一样干活,甚至连上楼梯都变得异常困难,让她感到心寒的是,公公去世后,婆家人对她的态度彻底变了。 以前的感激关心现在都没了,变成了冷漠指责,他们认为张建霞的付出是理所当然的,还开始嫌弃她不能干活,拖累了家庭。 人们一边赞扬她的善良和孝顺,一边也对王亮一家人的冷血无情感到愤怒和不解,张建霞的善良,在冰冷的现实面前,那么无力苍白。 用自己的健康,甚至生命,换来的不是家人的感激爱护,而是无尽的痛苦折磨,不禁让人反思,究竟是什么,让原本应该充满温情的家庭关系,变得如冷漠残酷? 在王亮一家人的心里,张建霞的付出,已变成了一种可以被利用的资源,他们理所当然地享受着她的付出,却忘记了感恩和回报。 而张建霞在做出捐肝决定的那一刻,或许并没有想太多,她只是出于一颗善良的心,想要救回公公的生命,想要守护家庭的完整。 现实却给她泼了一盆冷水,让她明白了人性的复杂和现实的残酷,要在心地善良的同时,也要懂得自我保护,不要让自己的善意。被别人利用来伤害自己。 真正的善良,不是一味的付出和牺牲,而是在维护自身权益的基础上,去帮助那些真正需要帮助的人。 现在张建霞已经开始了新的生活,她得到了政府的帮助,找到了一份适合自己的工作,儿子也慢慢长大了。 身体上的伤痛依然存在,但精神上的创伤却在慢慢愈合,她依然相信善良的力量,但她也学会了更加理性地对待生活,对待自己。 张建霞的故事,只是一个缩影,现实生活中,有很多和她一样善良的人,他们默默地帮助别人,从不期待回报。 但愿他们的善良,能够得到应有的尊重和珍惜,而不是被辜负和践踏,也希望我们每个人,都能从张建霞的故事中汲取教训,在追求善良的同时,也能够保持理性,守住底线,活出精彩的自我。
25岁的女孩,为了爱情,为了家庭,割下了自己69%的肝脏,献给了公公,深沉的爱,
事友看过
2024-10-19 16:23:25
0
阅读: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