卫青32岁时,迎娶43岁已经三婚的寡妇平阳公主。洞房之夜,娇妻坐在榻上刚准备服侍卫青,没想到他突然跪在地上,说了两个字。之后平阳公主便主动投怀送抱,交颈效鸳鸯。 平阳公主与卫青的第一次相遇,发生在平阳侯府的庭院中。当时平阳公主刚满15岁,已经出落得亭亭玉立,美丽动人。府中上下都在为她的及笄之礼忙碌。 在喧闹的人群中,一个清瘦的少年吸引了平阳公主的目光。他穿着粗布衣裳,眉宇间透着一股傲气。平阳公主心中一动,暗自好奇这个少年的来历。 原来,这个少年正是卫青。他本是奴籍出身,母亲卫媪是平阳侯府的婢女。为了生存,卫青不得不在府中当差,充当平阳公主的骑奴。 每当平阳公主出行时,卫青都要牵马陪伴在侧。卫青虽然身份低微,但他骨子里却很要强。他暗暗发誓,总有一天要凭借自己的本事,摆脱奴籍的身份,出人头地。 府中的总管看中了卫青的才能,便安排他在府中当差,日后好光宗耀祖。谁曾想,这一当差,便是十数年。 平阳公主先后与平阳侯曹寿、汝阴侯夏侯颇成婚,却不幸连续丧夫。她娘家的弟弟汉武帝则风华正茂,励精图治,将汉朝的疆土一直打到大宛、康居的西域。 为了笼络匈奴,汉武帝常派使者出使匈奴,进行和亲。
一次,汉武帝选中了卫青担任护送使者的武士。出发前,平阳公主专程来为卫青饯行。她叮嘱卫青要在匈奴多多小心。卫青嘴上应答,心中却感动万分。 之后数年,匈奴频频骚扰边疆,屡屡挑衅。汉武帝忍无可忍,决定兴师动众,一举消灭匈奴。卫青已经从一个默默无闻的武士,成长为骁勇善战的大将军。他身经百战,带兵打仗,无往不利。 公元前119年,卫青奉命出击漠北,一举歼灭匈奴十余万大军,被封为骠骑将军。此战一时之间名动天下,卫青也成了朝野的风云人物。 汉武帝对这个屡立战功的大将军青睐有加。朝中无人不对卫青高山仰止,趋之若鹜。而内心深处,卫青却无法忘怀昔日的主人平阳公主。 他虽贵为列侯,却仍清楚地记得,当初平阳公主不弃之若蔽、不耻下问的知遇之恩。如今,平阳公主已经是二度寡居,孤苦无依。卫青暗自思忖,要找个机会,向平阳公主表达自己的谢意。 这一日,卫青得知平阳公主要去灞河游览。他心中一动,决定亲自驾车,护送公主出行。平阳公主见到卫青,心中一阵欣喜。她没想到,这个当年的奴仆,如今已成了叱咤风云的大将军。 两人在马车上闲话家常,卫青滔滔不绝地讲述着西域征战的故事,平阳公主则津津有味地听着,不时插上几句问话。 忽然,迎面驶来一辆马车,车顶飘扬着华丽的帘幕。平阳公主定睛一看,竟是嫂嫂大长公主的车驾。她心中一惊,连忙吩咐卫青闪避。谁知那马车来势汹汹,竟与平阳公主的马车擦肩而过。 平阳公主惊叫一声,一个趔趄跌进了卫青的怀中。卫青连忙伸手去扶,抱住了平阳公主纤细的腰肢。两人四目相对,都从对方眼中看到了异样的情愫。 平阳公主羞红了脸,连忙推开卫青的手。她轻咳一声,掩饰自己的尴尬。卫青也不好意思地低下了头。两人各怀心事,却谁也没有说破。 直到马车驶回平阳府,卫青才犹豫着开口道:"公主,这些年来,青感激您的知遇之恩,无以为报。今后但凭公主吩咐,青赴汤蹈火,在所不辞。" 平阳公主心中一暖,她知道卫青是个重情重义的人。但她不希望卫青总是把自己放在主仆的位置上。 于是她笑着摇了摇头,说道:"卫将军,你我从前虽有主仆之名,但你凭本事平步青云,与我实在是平起平坐的宾友。何况你立下汗马功劳,不日就是公侯之尊。你我之间,还是推心置腹的好。" 卫青闻言大喜,连连点头称是。平阳公主又笑着补充道:"我虽贵为公主,到底也是孤家寡人。往后你我互相关照,彼此做个伴,好吗?" 卫青一时语塞,只觉得心潮澎湃,百感交集。他强压住心中的激动,躬身一拜,说道:"公主的恩情,青没齿难忘。往后但有吩咐,青莫敢不从。" 平阳公主满意地点了点头。她知道,自己这番话,算是变相地向卫青示好。一个势焰正炽的大将军,总好过一个无依无靠的孤寡。不过平阳公主也只是想到这一层,丝毫没有预料到,日后自己竟会对卫青动了真情。 转眼又是数年。卫青出征匈奴,再立奇功。汉武帝对这个威风凛凛的大将军赞不绝口。他下旨大赏卫青,但又想不出还有什么赏赐比得上卫青的功勋。 忽然,有人出言提议,不如将平阳公主许配给卫青,岂不是锦上添花?汉武帝一拍大腿,说此计甚妙。当即召见卫青,旨意已决。 洞房花烛夜,卫青紧张得手足无措。他生怕自己的粗鄙惹恼了平阳公主。甚至在杯酒过后,还愣愣的称平阳公主“主人”。 看着眼前将军的憨样,平阳公主主动投入卫青的怀抱。那一夜,灯火通明,鸳鸯交颈。 卫青去世后,平阳公主没有忘记他们的盟誓。直到驾崩,平阳公主仍将卫青视为此生挚爱。他们的合葬墓就立在长安城外的灞桥边,青山不改,绿水长流。 参考资料:《史记·卫将军骠骑列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