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国大典前,聂荣臻发表了这样一段讲话: “我要向大家发布一道死命令:正式受阅的那天,如果遇到敌机空袭,大家要原地不动,下刀子也不能动!天安门广场30万人民群众在看着我们。大家能做到吗?”
聂荣臻作为检阅指挥员,他前后登上天安门10次还多,规划着阅兵大典的安排、检查安保是否有漏洞。
从开国大典的时间,到阅兵仪式中骡子会不会突然不走...他都事无巨细的提前问了一遍。
包括开国大典在下午3点举行的,都是聂荣臻经过深思熟虑后定下的,就是为了防止美蒋派战斗机搞破坏。
(参考信源:党史文苑2009-02-10——《党史文苑》)
美蒋的最先进的B-24轰炸机时速是488公里,如果从舟山群岛起飞,完全可以在3小时内飞到北京,搞完破坏,还能趁着天亮飞回舟山群岛。
如果开国大典在下午3点举行,美蒋的飞机向北京飞来时,正好面对刺眼的严格,在空中处于不利位置。
而我国阅兵仪式上的战斗机,都是可以随时进入战斗状态的,如果美蒋的战斗机敢来,可以立马进行拦截,即便没能拦截成功,在这个时间点,美蒋飞机天黑前也难以返回。
但聂荣臻还是不放心,在9月25日提前给大家打了预防针,不争馒头争口气,即便天下下刀子,也不能在30万群众面前出岔子,一定要让大家看一看我们的军威!
除了安保,阅兵仪式上还有很多小问题,也让聂荣臻头疼不已。
在阅兵仪式上,要展现多兵种的风采,投入的兵力多达16万,其中有骡子队、骑兵、坦克兵....
但是骡子不可控,万一骡子要是在仪式进行中乱拉怎么办?马掌在地上打滑怎么办?还有一辆被缴获的日本坦克,走了不远就坏掉了,连电台也不能使用了...
聂荣臻将这些问题一一解决,骡子乱拉就装个粪兜;马掌换上新掌;坦克找不到电台就采用人工辨别方向,驾驶员在下面,车长踩在驾驶员的肩膀上,踩一下是往左,踩两下是往右,用这种笨方法调整坦克之间的距离...
距离看开国大典的时间越近,聂荣臻时刻放心不下,和官兵们一起熬夜检查现场还有什么缺漏没有。
当时,挂在天安门上的主席画像,是周令钊和妻子陈若菊踩着梯子现场画的。
为了赶时间,他一天要在上面待十几个小时,连觉都睡不沉。
好不容易画完了,可聂荣臻在经过天安门时,发现毛主席领子敞开着,他们当时强调过,一定要系好风纪扣,于是将周令钊夫妇叫起来修改。
聂荣臻并不挑刺,他是为了办一场完美的开国大典,为此他一连忙活了好几天不合眼。
在开国大典的前一天晚上,聂荣臻安排了一次群众彩排,但是十几万人再怎么配合也无法完全记住位置。
聂荣臻愁的睡不着,一直熬到凌晨3点还没睡着。
虽然熬得双眼通红,但他没有一丝睡意,还在思考如何解决群众混乱的场面。
当凌晨3点的钟声响起,有人说能不能在地上表上记号?
聂荣臻顿时眼睛一亮,当即就下令让大家连夜在地上画记号,在大家加紧时间干完活后,聂荣臻才松了一口气,开心的对大家说:“我是个赏罚分明的人,奖励你们2小时休息时间。”
有人当即回应:“这份奖励留着吧,开国大典结束,我们就向你讨上3天3夜的睡眠。”
这话一出,大家都都笑了,眼瞅着开国大典在即,包括聂荣臻在内,大家几乎都没合过眼。
但为了开国大典能顺利举行,大家都心甘情愿的熬夜工作,一起见证这震撼人心的时刻,哪还舍得闭眼呢?
10月1日,下午,激动人心的时刻很快就到了,开国大典在万众瞩目下开始...
聂荣臻一直提着一口气看着阅兵仪式,生怕出现一点乱子,当受阅的部队井然有序地通过天安门前, 聂荣臻深深地吸了一口长气。
他完成了党中央和毛主席交给的任务,心里比刚刚打完一个大胜仗还要舒畅。但他没有留下来观看群众游行, 而是回到庆王府寓所睡觉去了。因为这几个月来,他实在太累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