伯父伯母手头有些存款,两人最近却为这事闹矛盾了。伯父想拿出部分存款搞字画收藏,伯

李满谈过去 2024-04-09 17:45:17

伯父伯母手头有些存款,两人最近却为这事闹矛盾了。伯父想拿出部分存款搞字画收藏,伯母想拿出部分买黄金。 昨晚去伯父家,刚进门就听到他们争论。伯父反对购买黄金,因为黄金价格已经冲700了,现在入手晚了。伯父成日看新闻,还补刀说:“以色列都大规模从巴勒斯坦撤军了,仗暂时不打了,俄乌冲突也差不多了,黄金是乱世才值钱,现在要稳定了,黄金迟早会回落。” 伯母反对拿钱进行字画收藏,理由是坑太多,而且伯父以前就被骗过。 关键时刻,书画家吴欢(吴祖光、新凤霞之子)的一句话止息了这场矛盾,他直接问了我伯父欲收藏的书画家的名字后,给了五个字:头衔艺术家。 有了这五个字,我伯父心领神会,自然也不琢磨买其字画的事了。但他似乎并未完全打消收藏字画的心思,死活缠着我问问吴欢,到底怎样的字画值得收藏。问完后,我也算跟着长了些见识,现将吴欢关于收藏避坑的指南分享出来: “第一,体制内所谓名家和头衔艺术家的字画,绝对不要碰,没有收藏价值。 中国老百姓在艺术上的欣赏水平低,这些所谓书画行家就抓住这点,弄很多头衔来忽悠老百姓,什么美术学院教授、书协主席、书画院长、美术学院院长、专业画家等等,这些在行业内叫做“吃官饭“的,老百姓一定要小心谨慎,全是坑。 当年某书法家协会一下子蹦出来60多位副主席,你琢磨一下。 体制内的名家尤其要谨慎,原因我就不解释了,总之一句话,体制内几乎全是听话的奴才,个个根正苗红,这样的人,跟艺术根本不搭界。 相反,民间可能有高手,我的师父齐白石就是木匠出身。 第二,媒体走红的专家、鉴定家不靠谱,他们推荐的字画也不要买。 这很好理解,这些所谓鉴定家,都是整天混迹名利场中,争名夺利、为职称打得头破血流的,这些人哪有时间专研业务。他们还不如民间的一线画贩子、古董贩子,很简单,他们看走眼可是要倾家荡产的。 另外,很多的所谓鉴宝专家,纯粹是为了收割老百姓的财富,鉴定一次多少钱,鉴定时候还尽量把价格说高,实际上是诓你的,谁买呀,有价无市,随他一张嘴。 第三,各种什么机构评选出来的所谓金奖、银奖,千万别入手。 为啥?因为现在的艺术界,绝大多数评奖都是充满铜臭味的,也就说,没有一个奖是干净的。 第四,  避开一二三的坑以后,要找到真正具有收藏价值的字画,老百姓必须考量两个标准,注意,这两个标准必须同时满足。 第1个标准就是:收藏艺术品前面能加‘历史’两个字,这是收藏价值恒定性的一个保证,是金融属性的保证。这个很好理解,你就去看生产这个作品的艺术家,能不能讲历史故事。 但要记住,这个历史故事不能是你一个人或者少数人知道的,必须是多数人都知道的。你比如康有为的字画,为什么值钱,因为历史啊,康有为这个人和历史大事件能关联上,往后几百年都有保证啊! 说句真话,我的书画作品的价值,说白了就是我背后的吴氏家族在打底啊,这么说吧,这个书画技术,比我强的不少,但他们在这个‘讲故事’,就是历史这个环节他不行啊。几百年后,谁知道你是谁?那你的作品,技艺再高也流传不下去了啊。而且,这绘画技艺,从来是随着时间的流逝越来越高的,我师父齐白石的绘画技艺你说很难超越吗?说实话,现在是个会画的人,都画得比他好,但没用啊,你前面加不了‘历史’两字,你不能讲故事。 第2个标准就是:生产这个艺术品的艺术家,个人的品牌能不能立起来。 这也很好理解,就是这个艺术家他的作品够不够硬,是否具备价值。能判断这个艺术家是否建立自己品牌的关键,就是看他有没有出圈。出圈很好判定,就是除了书画界以外的各行各业的人,知不知道这个人,如果多数人都知道,那就是出圈了,如果只在这个圈子里出名,那就是扯淡的,根本没出圈,这样的人的作品就不具备收藏价值。 普通老百姓一旦碰到能同时,记住是‘同时’,能同时满足这两个标准的,基本就可以下手了。但是这两个标准是很难同时被满足的,因为第二很容易,第一非常难。” 吴欢的避坑指南,势必触碰到一部分人的利益,所以,该篇是在征得他同意以后发布。他的想法非常简单:他不怕事,他们吴家官脉、文脉能绵延500年不断,不是因为怕事,恰是因为敢于为了做好事“惹事”,所以福荫子孙。他深信:积善之家必有余庆,积不善之家必有余殃。 图为吴欢近照

0 阅读:36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