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是毛泽东与张国焘的一张合影,照片被拍下的时间是1937年冬季,即张国焘叛变前

李满谈过去 2024-04-10 21:45:56

下图是毛泽东与张国焘的一张合影,照片被拍下的时间是1937年冬季,即张国焘叛变前几月,拍摄地点是陕北延安。 从照片上看来,当时的毛泽东和张国焘都穿着同样的灰色军装,所不同的是:毛泽东的下半身穿的是布裤,张国焘穿得则是更保暖的棉裤。 照片中的毛泽东双手叉腰,面色沉静,双眼正视镜头,给人凛然正义之感。而张国焘则双手背在身后,两眼斜视镜头,脸上带着似笑非笑的表情,给人以难以捉摸之感。 照片中有一个细节值得关注,那就是张国焘站立时右脚脚尖的朝向。心理学认为:脚离大脑最远,因而也最容易泄露脑子里的想法(不好控制)。所以,与人谈话时,人们的脚尖总会自然而然指向团体中最有领导力、最有兴趣的人,或者说“指向心中追求的方向”。所以,若一个人与人谈话时,脚尖指向门口,很明显,这在暗示他想离开了。 张国焘的脚尖指向的是毛泽东,这一细节背后有两种可能,第一种:他认同毛泽东的领导力,也对他感兴趣;第二种:他有异心,早就把毛泽东的位置当成自己心中追求的方向。 事实证明,张国焘脚尖的朝向的背后可能性,更像是第二种。因为,就在拍下这张照片后不久,即1938年1月时,他就已经做好了叛党的决定。而作为中共早期创始人之一的他,之所以选择叛党,正是因为他对自己地位的不满。没错,张国焘想做军委主席,甚至直接坐上毛泽东的位置。 毛泽东曾在评价张国焘时说:“张国焘是个实力派,他有野心,我看不给他一个相当的职位,一、四方面军很难合成一股绳。”他看出张国焘想当军委主席,但“这个职务现在由朱总司令担任,他没法取代(无资格、无理由)。” 既不能做军委主席,那是不是可以做军委副主席呢?对不起,张国焘野心很大,他断不可能做副主席,他不愿意和周恩来、王稼祥等人平起平坐。他心目中中意的位置,只有是朱德和毛泽东的位置。 党内的张文天也看出了张国焘的野心,为了安抚张国焘,他提出把自己的党内负总责之职让给张国焘。毛泽东否定了这个建议,理由是:张国焘根本看不上这个职务。 最终,经过反复商讨后,中央决定让张国焘担任红军总政委职务,这个职务此前由周恩来担任。为了大局,周恩来同意让出职务,是在安排了这个非常重要的职务后,张国焘才勉强满意了。 也因为仅仅是勉强满意,张国焘后来在1938 清明节,借着中共派代表前往参加黄帝陵祭祀活动的时机,逃离了。张国焘料定,这是最好的逃离时间。 为什么选在这个时机呢?因为,抗战爆发后,国共再次合作,为了向全国人民展示国民党和共产党共同努力、团结一致对外的决心,国共两党每年清明节都会派出代表前往黄帝陵祭祀。 前一年,中共派出的代表是周恩来和叶剑英,按照惯例,1938年清明节,中共也要派出适当级别的官员共同组织典礼。 清明节前几天,早就谋划好一切的张国焘找到毛泽东,并提出了前往黄帝陵扫墓的要求。毛泽东本不同意,毕竟,这种活动完全没有必要派出级别这么高的中共代表。可张国焘既已做好准备,自然有他的一套说辞。毛泽东无法拒绝,但他留了一个心眼:悄悄让张国焘的警卫员张海,在祭祀活动结束后立即陪同他返回。 后来的结果我们都知道,张国焘在祭祀后彻底叛党,投奔了国民党。当然,张国焘叛党也与长征后红军人数急剧减少有关。 一开始,国民党对叛变的张国焘非常重视,完全将他视为宝藏。他们甚至给他安排了一个西方样式的别墅让他居住,还派了警卫前来保护他。 可后来,国民党对张国焘的态度发生了极大变化。尤其去了重庆以后,他更是备受冷落。原来,中统和军统都很快发现:张国焘没有什么价值,自然也就无视他了。他们甚至还经常因为他是中共的叛徒,而奚落他。 骄傲的张国焘很不满,为了证明自己的“价值”,他跑到上海创办《创进》周刊,他想用周报为国民党做宣传,以让国民党看到他的价值。创办周刊仅仅几个月后,张国焘就敏锐地觉察到“国民党败局已定”。 于是,张国焘先于国民党一步去了台湾。在台湾期间,张国焘依旧没有得到重视,他的家还被无情征用了。这件事后,张国焘非常生气,一怒之下,他搬到了香港。可在香港的生活也并不如意,思来想去后,他便选择了移居加拿大多伦多。 张国焘在加拿大的生活也相当不如意,不过好在他身边一直有儿子陪着,好歹有个亲人依靠。晚年时,因为他的共产党早期创始人的身份,还有人请他写回忆录。他的日子,也好过起来了。 可张国焘心里毕竟有落差,当初和他一起奋战的同志如今都在国家建功立业,而他却背井离乡,只能靠咀嚼回忆度日。 1979年,82岁的张国焘离世,并被葬在了多伦多松山墓园。 人都说“选择决定命运”,对于张国焘而言,似乎也是如此。然而,若从“看不见”的视角出发,却将发现决定命运的,是气场。从照片来看,毛泽东的气场明显是正,而张国焘则偏邪。浩然正气,要多强大就有多强大;而邪恶之气,则总是受制于心虚和私欲。 一个可气场全开,一个却时时受制,最终结果可想而知。

8 阅读:19210
李满谈过去

李满谈过去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