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红薯上看到有人发帖,觉得12块的针线包贵,觉得九千多的单反便宜。 觉得四百多的衣服贵,觉得一千多去附近城市穷游便宜。其实非常反应消费层级问题。 穷人,或者说不该说穷人,而是原生家庭穷养的子女,成年后依然会有很强的不配得感。 体现在吃穿用度和生活用资上非常吝啬。他们不觉得上千的A3和牛和一百多套餐的合成牛肉有啥区别。也不会觉得纯棉和真丝非要有什么不可替代性。 但他们愿意买昂贵的相机,省吃俭用买一个大牌包包。因为别人看得见“贵”的消费,才值得他们投资。 但是家里条件好的,或者说家里比较重视子女吃穿用度的。则会很坦然的能在经济条件内允许选择最好的酒店,更有品质的餐厅,更舒适便捷的出行。 衣服可以没有logo但一定品质很好。更愿意花钱去陶冶情操,学习进修提升个人品质。一切出发点就是我要让我自己舒服。 所以总是说有钱人有松弛感,本质就是消费观念决定行为路径。行为拘谨何来松弛?
小红薯上看到有人发帖,觉得12块的针线包贵,觉得九千多的单反便宜。 觉得四百多
灵松谈社会
2023-04-25 18:20:57
0
阅读:23
冠江
扯淡,2块钱的针线包和12块的一样,为什么不能觉得贵,消费观和贫穷富有没关系。我觉得它不值那就是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