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首土验方,重新认识最常见的行道树[给力]
作者:温长路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发现,不知不觉间春花已经含苞待放,街边杨柳也萌发出朦胧的绿意。说起杨柳,大家一定不陌生,自古以来我国就有折柳、插柳、戴柳、射柳的传统习俗,文人墨客更是将柳赋予了离别之情。但估计很多人并不知道,柳叶、柳根还是治病良药。今天,小编就带大家了解一下集文化与医学价值于一身的杨柳。
始于六朝时期的送别“折柳”,借柳的音以示“挽留”,用柳飘悠的形态喻依恋之情,以柳无限的生命力祝愿对方随遇而安。“欲寄情,浑无所有,折尽市桥宫柳”。始于唐代的“插柳”,本是为驱疫避邪的,后来又有了装饰的意思。“有意栽花花不活,无意插柳柳成荫”。“戴柳”与“插柳”同属清明节风俗,有“留住青春”的意思。“清明不戴柳,红颜成皓首”。旧时苏州在清明日还有沿街的卖柳条声,供人们插、戴之用。“清明一霎又今朝,听得沿街卖柳条,相约比邻诸姊妹,一枝斜插彩云翘”的歌,反映的就是当时的情况。
自战国始,我国有“射柳”的习俗,在百步之外用弓箭射树上的柳叶。“百步穿杨”说的就是“射柳”的佳绩,后来成了赞扬将士武艺高强的代称。隋炀帝在新开凿的大运河两岸广植柳树,还赐柳以“杨”姓,故从此有了“杨柳”之称。
柳是绿化的好树种,又是治病的良药。中医学在长期的医疗实践中总结出柳具有祛风、利尿、止痛、消肿的功效,用于风湿痹痛、淋病白浊、小便不通、疔疮丹毒、齿痛龈肿等多种疾患的治疗。
现代科学分析发现,柳条内含的鞣质、水杨酸、碘等,具有杀菌、利胆、止痛、收敛等作用,对乙型肝炎、冠心病、慢性支气管炎、烧烫伤的治疗都有理想效果。对癌症化疗后白细胞的回升、机体正气的恢复有积极作用。
柳叶对地方性甲状腺肿的疗效比较理想,因为它每公斤含碘量高达10毫克,高于海带类食物,是一般食物含碘量的数千倍。柳对治疗高血压、乳腺炎、咽喉炎、腮腺炎等也有较好效果,总有效率均在80%以上。
柳花散瘀、止血,常为各种血证和妇科调经效力。
柳根祛风除湿,多与痔疮、黄水疮、耳脓不出打交道。
柳屑(柳树虫蛀孔中的蛀屑)治皮肤瘙痒隐疹、湿气水肿;柳须主痹证四肢拘挛、痈疽疮疥。
柳白皮祛风除湿、消肿止痛,对乳痈、牙痛、风湿痛都有作用。现代研究认为它有退热之效,给予了它更广泛的用武之地。
柳树全国均有,取材方便。现介绍单方3首,供读者选用。
枯柳树根治乙型肝炎:枯柳树根30克、白糖5克,沸水泡茶。经常饮用,有保护正气、恢复肝功能、促进乙肝表面抗原转阴的作用。
鲜柳叶治高血压:鲜柳叶50克,作茶叶泡水服用,有降血压、保持血压稳定和消除头痛、眩晕、失眠等症状的作用。
柳叶治单纯性甲状腺肿:柳叶90克,水煎服,每日1剂,30日为1个疗程,对消除症状和整体治疗有效。
微博中提到的所有药方,请大家切勿随意自行服用,务必在医生指导下使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