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一个方子祛痰湿,痰湿没了,很多怪病就会消失[good]温胆汤是中医的名方,出

怜晴说健康 2023-03-10 08:45:01

中医一个方子祛痰湿,痰湿没了,很多怪病就会消失[good]

温胆汤是中医的名方,出自唐代药王孙思邈的《千金要方》。

温胆汤,这个“温”字用的很巧妙,温就是不寒不热、不急不燥、不愠不火,好比谦谦君子,温润如玉。

温胆汤很简单,只有寥寥六味药,这六味分别是半夏、陈皮、茯苓、甘草、竹茹、枳实。前面四味就是二陈汤,是治痰湿的总方,无论是有形的痰还是无形的痰,二陈汤都能给它化开,加上竹茹和枳实,降肺胃胆之气,整个方子降气化痰的作用就加强了。

温胆汤:半夏、竹茹、枳实各6克,陈皮9克,茯苓4.5克,炙甘草3克。

从药物组成来看,作用在于清而不在于温,那为什么不叫清胆汤,反而叫温胆汤呢?

无论是冬天的大寒,还是夏天的大热,胆都不喜欢,所以你吃寒凉的食物也好,燥热的食物也好,都是伤胆的。中医就是要“养其真,顺其性”,如果你不能回到温和的食物与性格中去,身体又怎么能安分下来呢?

02

温胆汤是当下最常用的一个化痰浊的主方。

现代人最大的问题是什么?吃的多,动的少。在家坐着,出门坐公交、坐地铁,工作的时候,大脑在飞速运转,腿脚却是一动不动的。吃和动之间本来应该保持平衡,现在这种平衡被打破了,那么,我们吃进去的食物可能就只有百分之五十被消耗掉了,剩下的百分之五十就会变成病理产物——痰湿。

中医上有句老话,怪病从痰治。这里的怪病不是说世上罕见的怪病都是由痰引发的,而是说很多寻常普通的病很奇怪,用了很多方法就是治不好,这个时候,应该从痰的方面来考虑,把痰去掉了,疾病也就不治而愈了。

比如,有的人经常感觉咽喉有异物感,吞之不下,吐之不出,或者时有时散,去医院检查又没有实物,这就是痰气阻于咽喉。

有的人常年头痛,脑袋昏昏沉沉的,像六七月的梅雨天,这是痰气上扰,阻碍了头部清气的正常运行。

也有的人便秘,用了很多润肠通便的药却不见效果,这是痰湿壅堵在肠道,导致排便不畅,质地粘腻。

还有的人老是失眠,失眠和痰湿又有什么关系呢?

这就要从温胆汤的官方记载说起,《千金要方》里说温胆汤是主治“胆寒之虚烦不得眠”,我们知道,寒则凝滞,由脾胃产生的湿气在胆腑里慢慢凝聚成痰,这痰久久不除就会化热,胆气本来应该是要往下走的,现在有了热,热往上走就会干扰心神,心神不宁人自然就睡不着了。

64 阅读:5136

评论列表

望山子

望山子

5
2023-03-20 23:18

温胆汤这名称取的

小鱼儿

小鱼儿

5
2023-04-13 14:35

现在吃的好多中成药都是中药呀?美国跟日本也有中药呀?你怎么不去黑呢?

不忘初心

不忘初心

3
2023-04-09 06:17

看客们有没有想过:为什么这么多人一提中医就反对?是他们了解中医还是自己经历过中医?还是人云亦云?这些人大可不必理会中医,没人强制他们去看中医,那他们玩命黑中医的目的是什么?无非是利益!中国是农耕文明,中医更容易普及和降低医养成本,而西药是资本家弄出来的。本可一同治病救人,却打压另一方。想想吧

了百了-中医乃屠龙之技

了百了-中医乃屠龙之技

2
2023-03-26 02:56

中医自诩为博大精深,其实是故弄玄虚、空假无用,本质就是一门玄学

紫色玫瑰 回复 03-26 09:51
在你眼里只有那西医才是高贵无比的?

戏如人生 回复 03-27 12:29
说这话只说明两点,要么你学过了解过中医,但对中医没深入,没入门,一窍不通。要么你根本就没接触过中医,对中医一无所知或受了什么刺激,只不过为了扺制而扺毁。

了百了-中医乃屠龙之技

了百了-中医乃屠龙之技

1
2023-03-25 21:50

玄学巫术领衔

怜晴说健康

怜晴说健康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