潜艇是每个国家的最高机密,可发射核武器的潜艇更是大国最重要的一张底牌。俄罗斯之所以能让整个西方世界有所忌惮,最重要的一点就是俄罗斯有着强大的水下核力量。
然而,俄罗斯的黑海舰队传出了一则坏消息。据参考消息9月28日报道,一艘俄罗斯“基洛级”潜艇在地中海通道附近受损,发出了最高级别警报。
因为燃油在舱内积聚,所以这艘潜艇有发生大爆炸的风险。要知道,这艘名为“新罗西斯克”号的潜艇虽然是柴油动力,但它能携带装载有核弹头的“口径”导弹。
俄罗斯媒体指出,潜艇上既没有维修用的零配件,船员也没有能力排除故障。
这幅画面令人窒息,由于燃油系统受损,燃料正直接泄漏到舱底,而船员们可能被迫做出最无奈的选择将燃油直接泵入大海。
这不仅会破坏生态,引来西方国家的口诛笔伐,还会彻底暴露这艘潜艇的行踪。
人们不会忘记,俄罗斯“库尔斯克”号潜艇曾在巴伦支海因爆炸沉没,118名船员全部遇难。从“库尔斯克”到“新罗西斯克”,俄罗斯海军的噩梦还在不断上演。
“新罗西斯克”这艘74米长的潜艇自2014年服役以来,一直是黑海舰队的重要资产。
资料显示,“新罗西斯克”潜艇水滴形的双壳船体设计原本使其成为水下潜伏的杀手,适合执行反舰、布雷和监视任务。
但如今,这位沉默杀手却在地中海通道附近成了需要救助的对象。人们能稍松一口气的是,“新罗西斯克”号虽然理论上能搭载核武器,但各方普遍认为它此次任务并未携带核弹头。
即便如此,常规燃料的爆炸风险,已足以让俄罗斯船员的生命时刻处于危险之中。船员们每次轮班都不得不在浓重的燃油气味中工作,这种气味不仅刺鼻,更随时可能被一个火花点燃。
近段时间以来,俄罗斯的水下核力量可谓是频频遭受打击。
举例来讲,俄罗斯维柳钦斯克核潜艇基地的码头在2025年7月30日之前,还是俄罗斯太平洋舰队最坚固的水下核盾牌。
但勘察加半岛一场8.7级的地震撕裂了太平洋海底,海啸巨浪像重锤般砸向这个被称为“俄罗斯海基核威慑力量半壁江山”的基地。
业内人士指出,这场地震带来的结果,最致命的不是可见损伤,而是那些肉眼难以察觉的“内伤”。
不论是声呐导流罩的微米级校准偏差、导弹发射筒密封圈的纳米级变形,还是核反应堆压力容器焊缝的隐性裂纹,都可能让一艘价值数十亿美元的核潜艇在不知不觉中沦为“水下棺材”。
目前,俄罗斯的四大舰队中,波罗的海舰队遭到北约国家的全方位封锁,整个波罗的海沿岸除了俄罗斯,都是北约国家;
黑海舰队被乌克兰重创,太平洋舰队的核潜艇基地刚遭遇海啸,北极地区的舰队即将迎来漫长的冰封期。
可以看到,俄罗斯的海上力量,正越来越不容乐观。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