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新一轮技术迭代:AI里的中国和外国

AI,又名人工智能,在最近几年成为很多人熟悉的名词。严格来说,AI存在了很多年,但直到通用型AI的出现,才开始走进更多人

AI,又名人工智能,在最近几年成为很多人熟悉的名词。

严格来说,AI存在了很多年,但直到通用型AI的出现,才开始走进更多人的视野。AI终端千千万,但如果你对通用型AI有一定了解的话,你大概率会同意:chat-GPT、Claude、Gemini和后起之秀Grok算得上是其中的佼佼者。当然,很多网友熟悉的元宝、豆包、DeepSeek的表现也是相当不错的,至少能满足大部分人的暂时需求。一个能得到大多人认可的通识是:技术是不断迭代升级的,新的技术纵然有诸多缺陷,但一定会是最好的。从这个角度看,以chat-GPT、Claude、Gemini和Grok等为典型的AI大模型,在这一轮涉及全球所有国家、所有行业、所有人群的技术迭代里,优势显然更明显(如果你不认可这个结论,可以忽略以下信息)。有网友会问,chat-GPT我曾经听说过,Claude、Gemini又是什么?这要从这些AI大模型能够提供服务的国家说起了。之所以没听说过,很大的可能是这些AI不为你所在的国家提供服务。我们整理了chat-GPT、Claude和Gemini在全球193个联合国会员国提供服务的情况,观察AI在这一新技术迭代里的分布情况。图表中,0、1、2分别表示chat-GPT、Gemini和Claude,提供服务使用紫色填充,反之使用灰色填充。

按照作者的梳理,来自三家官网的数据显示,全球193个联合国会员国,chat-GPT、Gemini和Claude均不提供服务的国家共有7个,按照地理分布看,分别是:一,亚洲四个,东亚2个,我国和;地理区划归属南亚的伊朗和地理区划归属西亚的叙利亚。二,欧洲两个,地理区划归属东欧的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三,拉丁美洲的古巴。另外,前述三大AI,部分在马里、索马里、阿富汗和苏丹等国,也不提供服务。

这种现象背后,并非单一因素所能解释。从技术层面看,AI服务的推广涉及数据合规、算法适配、服务器部署等复杂要求(AI三要素:算力、算法和数据)。

各国对数据本身和网络安全的监管政策存在显著差异,例如欧盟强调GDPR合规,中国则实行数据出境安全评估制度。这些要求使得AI企业需调整运营策略,甚至暂缓进入某些市场。

另一方面,AI作为战略性技术,也受到国际关系和贸易政策的直接影响。技术标准制定、知识产权保护、供应链布局等问题,都已超越纯技术范畴,成为大国博弈的焦点。

一些国家选择加强对本土技术的扶持,推动自主可控的AI研发体系,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跨国科技企业服务的即时覆盖。

但若将这种状态简单概括为“两个阵营”,则过于片面。

首先,中国并未被隔绝于AI发展浪潮之外。相反,国内科技企已在机器学习、自然语言处理、计算机视觉等领域取得显著突破,推出了一系列适应本地市场需求的人工智能产品(姑且算是能满足大部分人当下的需求)。

从智慧城市到智能制造,从医疗诊断到农业优化,AI技术已深度融入经济社会多个层面。

其次,全球AI竞争的本质并非零和博弈。学术交流仍在持续,开源社区依旧活跃,中国企业及研究机构仍在国际顶会发表论文、参与协作。差异主要体现在商业服务层面,而非技术研发的全部环节。

更重要的是,所谓“阵营”之间仍有大量灰色地带和交叉区域。不少国家根据技术类型、应用场景采取差异化的开放策略。

例如在某些领域允许使用境外AI工具,在关键基础设施中则要求国产替代。这种务实的政策取向,反映出各国在技术自主与开放合作之间的谨慎平衡。

展望未来,AI全球格局仍处于动态演变中。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的是,随着技术迭代向更深层次演进,这轮波及所有人的技术进步,未来只会有一个赢家,而非多方共赢。

我们能做的只有一件事,参与进来,从中分一杯羹,或者走一条完全自己的路(这条路,在过去一段时间内我们走过很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