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美国又开始炒作台海局势了。
据路透社报道,美国参议院外委会主席里奇声称,他正在起草一项新法案。这项法案的核心,是要提前设定一套经济制裁方案。一旦中国大陆对台湾采取所谓“军事行动”,美国就能立刻启动这些经济措施,声称要“威慑”大陆。
听起来好像是个“强硬信号”,但背后其实是虚张声势。美国清楚,它现在根本没能力直接插手台海冲突。于是,它把经济制裁当成“快速反应”的工具,希望用金融威胁替代军事威慑。但问题是金融威胁要是有用,特朗普早就用了。
与此同时,美军也在忙着造势。美国海军后备单位近日召开了一次指挥官与高级军官会议,讨论所谓“应对台海突发情况”的计划。会中提到,解放军动武的可能性“正在增加”,印太地区可能随时爆发冲突。于是,美军准备启动一项动员方案,方案就是如果台海局势爆发,他们将在30天内动员9成的海军后备力量,总计5万人。问题是,一个月时间,早就什么都结束了。
不久前,央视公开报道了一起事件,解放军歼-16战机在执行驱离任务时,与两架美军隐身战机近距离“缠斗”,并成功同时锁定目标。这说明什么?说明解放军不仅有能力发现对方,还能精准应对。更说明,美国的所谓“空中优势”,在中国近海已经不复存在。
就拿成功驱离美国隐身战斗机的歼-16来说,别忘了,歼-16的巡航速度是1.5马赫,也就是时速1800公里。从福建平潭到台湾新竹,距离不到130公里。换句话说,歼-16只需要四分钟,就能从大陆海岸线飞到台湾上空。四分钟和30天,这就是现实差距。
所以,当美国官员一边谈“快速制裁”,一边谈“紧急动员”,其实他们自己也明白,这些计划更多是政治表演,而不是军事行动。
这也不难理解。现在的美国,正陷在国内矛盾的泥潭中。通胀没缓解,游行频繁,政府又刚刚经历停摆危机。美国政府需要一个外部焦点,把民众注意力从国内经济问题上转移出去。台海议题,就成了最方便的选项。
制造“中国威胁”,煽动盟友焦虑,再顺带抬高自己的谈判筹码,这是美国的老套路了。每当国内政治陷入僵局,它就拿“台湾”做文章。可问题在于,这种方式已经失效了。
美军花了几十年建立的亚太优势,正在被中国一点一点逼退。从空军到海军,从雷达系统到后勤补给,中国的体系越来越完整。这就是为什么,美国的军事计划越来越像“喊口号”。它知道真打不划算,但又不敢承认。于是,只能用立法、会议、媒体放风这些方式制造声势,向外界展示“我们还在掌控局势”。
所以,美国越是高调喊“威慑”,越说明它的底气不足。反观中国这边,战略节奏稳定,战备行动常态化。不多说、不表态,但一旦行动,速度是分钟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