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五计划时期(1953-1957年),国家在武汉的工业建设投资规模空前,其总投资额达78,540万元,那个年代的78,540万元可以说是一个巨额资金,这其中重工业投资占比高达86.1%(67,626万元),年均投资约13,525万元。 这笔资金具体投向了钢铁工业:武汉钢铁公司(1955年建,1958年投产)成为新中国首个特大型钢铁联合企业;机械工业: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等项目相继建成;交通设施:武汉长江大桥建成通车(1957年)。 这些投资显著提升了武汉工业产能,1957年湖北工业总产值达25.46亿元,较1949年增长4.12倍,其投资成果显著。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为何要在武汉大搞工业建设呢?首要的就是国家战略布局调整:毛泽东主席提出了“钢铁要过长江”的战略方针,将重工业布局重心由东北与华北等地转向长江中下游地区。武汉凭借长江航运、京汉粤汉的铁路交通优势,成为了南方重要工业基地。武汉拥有资源与区位优势:武汉所在的江汉平原拥有农业资源、长江铁矿铜矿等原材料优势,便于发展冶金、机械等工业。历史上的武汉国防与工业基础,原有纺织、煤炭等基础工业,解放后通过接收官僚资本企业、扶持私营工业,工业产值从1949年4.79亿元增至1957年25.46亿元,为重工业的布局与发展奠定基础。
而且解放初期苏联援建中国的156个重点工程中,武汉就占了其中的7项,这些项目包括:武汉钢铁公司:1958年建成投产,现为中国宝武钢铁集团。武汉重型机床厂:制造重型和超重型机床,被誉为“亚洲明珠”。 武汉锅炉厂:1960年投产,专注电站、工业及特种锅炉制造。武昌造船厂:可批量建造2000吨级民用船舶及舰艇。武汉肉类联合加工厂:负责肉类加工。青山热电厂:一期工程1953年建成,保障工业用电需求。武汉长江大桥:是连接长江南北的重要交通枢纽,被誉为万里长江第一桥,结束了京汉铁路、粤汉铁路、107国道南北线需要轮渡通过长江的历史。
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等重大项目的落地,加速了武汉工业体系构建。一五计划时期,武汉被列为重点建设的南方工业基地,主要是这些原因:地理与资源优势;武汉地处长江与汉江的交汇处,拥有得天独厚的航运优势,长江中游的交通枢纽地位使其成为物资集散中心。同时,武汉周边的黄石等地铁矿、铜矿资源丰富,为发展重工业提供了原材料保障。 而且因为战略布局的考量,“一五”计划强调优先发展重工业以增强国防实力。武汉作为华中地区工业基础比较好的城市,承担着提升我国工业布局均衡性的任务,通过重工业建设,推动全国工业重心从沿海向内地转移。
历史基础与政策延续;武汉近代工业有一定基础,但因战乱遭受破坏。“一五”期间国家通过重点工程(如武汉钢铁厂、长江大桥)的布局,既利用了原有工业基础,又通过政策扶持推动其转型为现代工业基地。而且武汉的人口集中、教育发达,拥有技术人才优势,为工业发展提供了人力资源保障。武汉之所以在一五计划时期被确定为全国重点建设的南方工业基地,主要是依托其地理位置和资源优势,重点发展冶金、机械、纺织等工业领域。这个时期,国家就在武汉布局了多个重点工业项目,促使武汉逐步形成以重工业为主的工业城市框架,奠定了作为华中地区工业重镇的基础。
一五计划时期武汉作为重点建设南方工业基地对国家的工业经济建设作出了哪些贡献呢?工业体系的初步形成:“一五”期间,武汉建成以冶金、机械、纺织为主的工业体系,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青山热电厂等重点项目投产,奠定了全国重工业布局的基础。工业产值快速增长:1957年武汉工业总产值达25.46亿元,较1949年增长4.12倍;重工业占比从17%提升至34.8%,重工业内部结构更趋合理。区域经济带动作用:依托东西向的长江航运和南北向的铁路交通优势,武汉成为全国重要的原材料生产基地,钢铁工业、有色金属冶炼等产业支撑了中部地区工业发展。
科技创新基础的奠定:“一五”期间布局的工业项目注重技术引进与自主创新相结合,例如武昌造船厂等企业为后续光电子信息等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提供了技术积累。战略定位与布局:1953年,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基于湖北的资源与区位优势(长江航运、铁矿资源、农业基础),将武汉定位为南方工业基地,重点发展冶金、机械、纺织等产业。 一五计划时期国家将武汉确立为南方工业基地,对后来的经济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工业体系的构建;通过建设武汉钢铁公司、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锅炉厂等大型企业,奠定了武汉作为全国重要工业基地的地位。
交通枢纽地位的强化;依托长江航运和京汉粤汉铁路,武汉被确立为南方工业枢纽。武汉长江大桥的建成(1957年)极大缩短了汉阳与武昌的距离,促进了跨江工业布局的形成。科技与教育的支撑;华中工学院(现华中科技大学)等高校的建立,为武汉培养了大量工程技术人才,至今仍是全国重要的科教中心。区域经济的辐射;通过冶金、机械、纺织等产业布局,使武汉成为了连接南北工业的重要节点城市,其工业产值在计划期间增长了近3倍,投资占比高达全国“一五”计划的35.41%,使武汉形成了以钢铁、汽车、化工为主导的产业集群,为经济发展打下了牢固的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