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富士康崩得太突然!郭台铭绝对没料到,以前大陆工厂灯火通明的代工巨头,如今像破气球

富士康崩得太突然!郭台铭绝对没料到,以前大陆工厂灯火通明的代工巨头,如今像破气球般迅速泄气,帝国说没就没了!     提起富士康,不少人还记得郑州、南宁那些亮得刺眼的厂房,高峰期南宁厂一天要用掉60吨大米、280头猪,鸡蛋更是要120万枚,几十万工人围着生产线转,热闹得很。     可最近两年,“富士康不行了”的说法到处传,说它像泄了气的气球,郭台铭的代工帝国说没就没了。     十年前,中美贸易摩擦开始升温,苹果想减少对中国供应链依赖,郭台铭立刻跟上。     2015 年,他宣布在印度投资50亿美元建十多家工厂。     算盘很精:印度人工比大陆便宜三分之一,年轻人多,成本能省不少。     2019 年,他甚至放话,要把价值3000亿美元的产能全搬到印度,目标是2026年完成,还承诺创造20万个岗位。     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富士康动真格了。     大陆这边,郑州、南宁的工厂开始缩减,裁员超过32万。原本24小时运转的生产线不少停了下来,靠工厂吃饭的周边小商家直呼受不了。     可没想到,印度那边问题不少。     最开始还顺利,2017 年在泰米尔纳德邦开了个小厂组装旧款iPhone SE,2023年又获批在班加罗尔建高端工厂。     但很快问题显现:印度工人技术跟不上,要从大陆派工程师过去手把手教,差旅费就花不少。     供应链乱,零件绕远路运,物流成本涨三成多。     更糟糕的是订单却掉了,几条生产线关停,高管悄悄撤离,说好的20万岗位,到现在只招了不到3万人。     就在外界以为富士康要栽大跟头时,2025年三季度财报出炉,直接泼冷水,工业富联(富士康旗下上市公司)营收2431.72亿元,净利润首次突破100亿,同比涨62%,这哪像崩塌?分明是悄悄赚钱。     原来郭台铭早留了后手。     他嘴上喊着迁厂,实际在押注AI业务。现在全球缺AI服务器,富士康正好是龙头。     郭台铭把低利润的手机组装转到印度,把高毛利的AI服务器和智能制造留在大陆。     当印度工厂碰壁时,大陆早就冒出立讯精密、比亚迪电子这些竞争者,把郭台铭转走的低端产能接了过去。     富士康想回头加码大陆市场,却发现好位置不少已经被占。     他以为靠低成本就能赢未来,却忘了制造业的根在供应链和技术工人,这正是大陆最扎实的优势。     现在的富士康,一条船在印度晃得厉害,另一条船在AI风口上飞得高。未来能不能站稳,还不一定,但有一点清楚:想脱开大陆搞单飞,根本行不通。     对此你怎么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