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戏百科

随着中国对荷兰半导体稀土的管控限制,正当大家以为荷兰会服软的时候,10月31日,

随着中国对荷兰半导体稀土的管控限制,正当大家以为荷兰会服软的时候,10月31日,荷兰出台更严厉芯片设备出口新规,对DUV光刻机实施精细化管控,进一步限制与中国芯片领域合作,此举与中国近期升级的稀土管控形成直接对冲。 荷兰这次的新规,透着明显的 “精准打击” 意味。 过去荷兰只卡高端浸润式 DUV,现在却连 NXT 系列里的 1970i、1980i 这些型号都没放过 —— 只要是卖到欧盟以外的市场,都得先申请许可证。 但更值得注意的是,连维持设备日常运转的核心备件供应,以后出口也得走审批流程。 这招直接戳中了中国企业的痛点:中芯国际之前囤了不少这类设备,靠着它们撑起华为、紫光的中低端芯片供应,现在别说新增产能,连现有设备的维护都可能陷入卡壳。 ASML 的最新财报其实早露了端倪 ——2024 年四季度营收虽同比涨了 28%,但中国大陆的营收占比却从三季度的 47% 跌到了 27%,反倒是美国以 28% 的占比成了它的最大客户。 这并非中国企业不想买,而是荷兰的管控提前锁死了采购渠道。 要知道,ASML 每年卖出的 DUV 里,曾有三成流向中国市场,如今突然断供,上海微电子的国产设备又还没完全顶上来,中间的产能空当,中国企业只能硬扛。 不过,没人敢真的低估中国的反制底气 —— 这份底气,恰恰藏在 10 月刚落地的《稀土管理条例》里。 这不是简单的出口限流,而是覆盖从开采到销售的全链条管控:先给稀土开采、冶炼划定总量红线,再给每批产品装上 “电子身份证”,从矿山到港口的流向全程可追溯,政府和企业还搞了双重储备兜底。 中国敢这么做,核心原因在于全球近九成的中重稀土供应都握在咱们手里,而光刻机这类设备,根本离不了这些 “工业维生素”。 一台 DUV 光刻机里,稀土几乎渗透到每个精密部件中。 铷铁硼永磁体为磁悬浮系统提供磁场,能让晶圆台以纳米级精度高速运转;铥元素是下一代 EUV 光源的核心材料,铽则用来制作光学隔离器;就连激光器里的定位组件,也得靠铷元素校准。 ASML 自己也清楚这一点,前段时间已经在游说欧美寻找稀土替代源,可提纯工艺是中国几十年积累的技术壁垒,短期内根本没人能接得上。 安世半导体的事情,更把这场博弈的复杂性摆到了明处。 这家被闻泰科技盘活的荷兰企业,占据着全球 40% 的汽车芯片份额,可荷兰去年突然出手接管了它 99% 的股份,理由还是五十年前的老法案。 荷兰本想拿这家企业当博弈筹码,可没料到的是,中国直接对安世在华产品出口设下限制,欧洲车企瞬间乱了阵脚 —— 大众、宝马的生产线被迫停摆,违约金账单堆成了山,最后只能联名向荷兰政府施压。 面对荷兰的管控,中国并没有坐等被卡脖子。 上海微电子从干式 DUV 起步,2024 年推出的浸没式机型已经列入工信部推广目录,国产化率做到了 85%。 到 2025 年 5 月,首批 28 纳米设备已经送到中芯国际测试,图案定位误差能控制在 8 纳米以内。 虽然离 7 纳米量产还有一段距离,但中国已经摸到了 ASML 的技术门槛。 ASML 高管私下坦言,他们最担心的不是短期营收下滑,而是中国正通过逆向工程逐步突破零件供应链的壁垒。 荷兰的管控看着强硬,实则透着心虚。 它对外宣称 “审批权在荷兰政府手里”,看似在争夺主权,可实际上还是顺着美国的思路加码限制。 其中日子最不好过的当属 ASML:一边要眼睁睁丢掉中国市场,一边还得应付股东的质疑。 2024 年它 75.7 亿美元的净利润看着不少,但手里攥着中国企业的旧设备订单,一旦对方启动回购条款,几百亿美元的现金流恐怕会直接崩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