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媒道出了真相!日本表示,对于中国的反制,美国明显出现了误判! 10 月 11 号这天,日经新闻网的一篇报道算是把窗户纸捅破了 —— 美国明显误判了中国的反制。 咱先搞明白这事儿的来龙去脉,一切得从美国 9 月底搞的 “小动作” 说起。 当时美方突然强化了 “实体清单” 里的 50% 规则穿透性原则,这规则听着绕,说白了就是个狠招:只要供应链里沾了 50% 以上的美国技术,哪怕是子公司、分公司供货,中国企业都拿不到货。 美方算盘打得精,想靠这一把大锤,直接斩断中国数千家企业的出口线,连带着子公司、分公司都得跟着集团遭殃。 更有意思的是美国商务部选的时间点,特意赶在咱们国庆假期前公布方案。 他们心里的小九九很清楚,想趁咱们放假、反应慢半拍,打个措手不及。 可美方忘了,中国商务部压根没歇着,直接加班 24 小时,连出三套反制方案,摆明了不怵,就要跟美方正面硬刚。 美方这招刚落地,中国商务部第一招就精准怼在了美国军工企业的腰眼上 —— 把那些参与对台军售的美国公司,直接列入 “不可靠实体清单”。 就说之前老掺和对台军售的洛克希德・马丁,还有雷神技术,现在想在中国投资建厂?门儿都没有。 想跟中国企业合作搞新能源、基建项目?也别想了。 这招看似针对几家企业,实则敲山震虎:你敢在台海问题上踩红线,就得承担失去中国市场的代价。 紧接着,中国又亮出第二张牌:限制稀土物项和设备出口。别觉得稀土不起眼,美国军工和高科技产业离了它根本玩不转。 去年美国地质调查局的数据就说了,他们从澳大利亚、非洲运回去的稀土矿,85% 还得偷偷运到中国来加工。 现在中国一限制,美方军工产业链怕是要更紧张。 第三招更戳美国的痛点,直接瞄准了美国农业 —— 对美国碧根果发起反倾销调查。 美国碧根果最大的海外市场就是中国,2024 年光对华出口就有 12 亿美元,占了他们总出口量的 35%。 这调查一出来,10 月份美国对华碧根果出口量直接暴跌 40%,加州的果农们哭都没地方哭,预估损失得超 3 亿美元。 本以为这三招已经够有力度,没想到国庆假期刚过,10 月 11 号商务部又扔出一记重磅炸弹:对停靠中国港口的美国船舶,从每净吨 400 元起征收特殊港务费。 咱来算笔实在账,一艘 10 万吨级的美国货轮,光这港务费一次就得交 4000 万。 这些成本最后肯定落在美国进口商头上,到时候美国老百姓买家电、买家具,价格估计得涨 8%-10%,等于美国自己人替政府的政策买单。 这一连串操作,连日本媒体都看呆了。日经新闻网在报道里直截了当地说,美国这次明显误判了中国。 美方之前大概觉得,中国面对封锁要么妥协,要么反制力度有限,可没想到中国不仅反应快,出手还这么准、这么重。 24 小时连出三套方案,节后又补一招,每一步都踩在美国的软肋上,完全不按美方的剧本走。 其实美国的误判也不是偶然,他们总以为自己还能靠技术霸权拿捏别人,却忘了中国这些年早就在补短板、建体系。 更关键的是,美国低估了中国的决心。中国从来不想跟谁对着干,但也绝不怕别人找上门挑事。 你敢挥大锤斩我的出口线,我就敢精准反击护我的产业盘,这不是硬刚,是守住自己的底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