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高层居然出现巨大分歧!分歧点就在中国! 最近这阵子,美国政坛上关于对华政策的争论闹得沸沸扬扬,尤其是围绕中国稀土出口新规,美国高层内部意见不一,搞得整个局面挺乱的。说到底,这事儿得从10月9日中国商务部那份公告说起,他们把稀土管制范围扩大了,新增了五个元素,还对半导体出口审查加了码。这直接戳中了美国的痛点,因为稀土这玩意儿对高科技和国防产业太关键了,美国进口大头基本靠中国供应。结果呢,美国这边反应强烈,特朗普直接放话要加100%的关税,但内部却分成两派,一派觉得得硬刚到底,另一派想留点余地谈谈。这分歧不是空穴来风,而是牵扯到美国经济命脉和全球供应链的实打实问题。 先说说关键人物吧。斯科特·贝森特,这位新上任的财政部长,1962年出生在南卡罗来纳州一个小镇上,家里做房地产的,从小耳濡目染地产买卖的门道。大学读耶鲁,学经济学,毕业后就钻进金融圈,加入索罗斯的基金公司,从底层分析师干起,一步步爬到首席投资官,手里管着几百亿资产。他环球跑,踩过60多个国家,见过不少政要和银行家。2025年初,特朗普提名他当财长,他上任后直奔本土工业振兴这事儿。贝森特对华态度挺鹰派的,他公开说中国在稀土上搞限制,就是想卡全球脖子,美国得用工业政策反击,比如政府多插手战略企业,补贴本土开采啥的。他还浮出延长关税暂停三个月以上的想法,但这不是软化,而是想给美国企业喘口气,赶紧建自己的供应链。贝森特强调,美国不能再依赖中国这种“不可靠伙伴”,得脱钩走人。 再看杰米森·格里尔,美国贸易代表,1979年出生在加州一个空军基地边上,爸妈一个当兵一个教书。他高中毕业后去布鲁塞尔当了两年摩门传教士,练就一口外语。回国读杨百翰大学拿文学学位,然后进空军当军官,管后勤,退役后又去弗吉尼亚大学读法学博士,还在巴黎政治学院混了个全球商业法硕士。毕业进金斯潘律师事务所,从助理干到合伙人,专攻国际贸易纠纷,处理过不少跨国案子。2025年2月,参议院确认他当贸易代表,他上任第一件事就是维护美国利益,尤其对华贸易。格里尔对这次稀土事儿反应最快,他直言这是中国“全球供应链权力抓取”,还说规模大到无法实施,纯属经济胁迫。他警告,如果中国不撤回,美国11月1日起就加100%关税。但他也留了话,关税实施与否看北京下一步动作,意思是门没关死。 这俩人表面上看都挺硬气,但细抠就露馅了,分歧就在怎么硬上。贝森特更侧重长远布局,他觉得光加关税不够,得从根上补课,比如政府控股更多公司,建本土稀土链条。他在CNBC上说,美国得用工业政策对付中国这种非市场经济体,还提了跨行业设价格底线,防中国低价倾销。贝森特还说,美国正和中国谈,目的是降温,但底线是不能让中国得逞。他甚至放风,85个参议员支持给特朗普更大权限,对中国进口俄罗斯石油加500%关税。这套路子是鹰中带点算盘,表面脱钩,实际想占便宜。格里尔呢,更直球,他反复强调中国出口控制违反早前贸易协议,风险太大,得让北京退步。他在新闻会上说,这不是小打小闹,会搅乱全球经济,美国企业成本飙升,失业率都上4.6%了。格里尔主张谈判,但前提是中国先让步,豁免部分管制换美国暂缓加税。这俩观点一比,贝森特像在下长线棋,格里尔更急于见效,两人拉锯让白宫决策卡壳。 这分歧不是孤立的,得放美国国内大背景下看。特朗普上台后,对华贸易战升级,关税从36.8%往上堆,中国那边也回击11.4%。5月俩国刚谈成,互撤高到145%的关税,贸易差点断。可好景不长,中国稀土新规一出,又炸锅。特朗普公开确认“我们现在就在打贸易战”,还说有100%关税在手,不怕。但内部呢,鹰派和鸽派掐架。鹰派像贝森特和格里尔,觉得中国是威胁,得全面反制;鸽派零星有,比如马斯克这种和中国有生意往来的,劝特朗普别太绝。但整体鹰派占上风,特朗普团队里中国鸽子少见。为什么分?一方面,美国经济压力山大,福利缩水,民众对政府怨气冲天,街头抗议不断,企业游说国会求稳供应链。另一方面,稀土这事儿关国防,中国不许出口给外国军用,美国军工链条直接断。台湾地区那边也搅和,防务部最近采购美制武器,特朗普得平衡一中政策,别让北京抓把柄。 说白了,这分歧反映美国对华战略的乱象。过去几年,拜登时代就有点这味儿,2024年特朗普竞选时就喊60%关税,2025年上台直接兑现。智库分析说,美国政策不是连贯战略,而是权力斗争的产物。鹰派想脱钩,建平行供应链;鸽派担心代价太大,全球经济连带遭殃。中国这边稳扎稳打,管制稀土不是头一回了,早几年就卡过镓锗,这次加码半导体审查,纯属对等回应美国芯片禁令。结果呢,美国企业慌了,苹果三星这些供应链大头叫苦,成本转嫁消费者,通胀又起。
评论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