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94年,河南18岁少女被卖给了一个放羊人,婚后她多次逃跑,但始终没有成功,没想到多年后,她竟成为“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她的经历还被拍成了电影,这是为何? 郜艳敏1976年出生在河南许昌市襄城县双庙乡化行村,那是个普通农村,家里靠种地过日子。她小时候上学,读完初中,成绩一般,但喜欢识字。1993年毕业后,家里穷,她没继续读书,就出去打工。去了河北蠡县一家毛线厂,每天干活,拉毛线,机器响个不停。工资不高,但她省着用,打算寄回家。1994年农历五月,她想回老家看父母,就去石家庄火车站买票。那里人多,她排队等着。突然两个中年妇女过来搭话,说有好工作,工资高。她信了,跟她们走,上了面包车。车开出城,她觉得不对劲,想跑,但门锁了。妇女们绑了她,转手卖掉。她先到唐县一个村子,被几个男人控制,后来以2700元卖到曲阳县灵山镇下岸村。那村子偏僻,没公路,只有山路。买她的是个羊倌,比她大六岁,住土坯房。她从此没了自由。 她在家排行老二,上头有个哥哥,下头有弟弟妹妹。父母都是农民,父亲身体壮实,母亲操持家务。她打工前,帮家里干农活,割麦子啥的。厂里她和其他女孩住宿舍,吃简单饭菜。回老家路上,她带了点钱和衣服。本想短暂探亲,谁知一去不返。家人后来知道她失踪,到处找,母亲哭瞎了眼,父亲瘦了很多。警方也查,但没线索。她就这样断了音讯。 郜艳敏被卖到下岸村后,羊倌锁了她,强迫结婚。她不服,多次逃跑。第一次天黑挤窗户跑进山,脚踩石头,腿刮伤,但被追回,打得很重。第二次砸铁条跑村口,村民堵住,用棍子赶她回去。第三次跳河想死,水冷吞水,被捞起救回。她还试过上吊和吃药自杀,都没成。每次失败,羊倌喝醉就打她,身上肿块。家人找她无果,警方调查也没进展。1995年,她跟羊倌回河南探亲,父母见她哭,但没法留她,只能让她回村。那年村小学缺老师,村民求她教书。她先拒绝,后来一个孩子给窝头,她答应了。在土屋里教,用树枝划地,孩子们围着学。晚上煤油灯下备课,手冻僵还写。十年里,她用工资买文具,分给孩子,还请他们回家辅导算术啥的。她生了儿女,和羊倌关系稳了点,但村里穷,她坚持教书。 2005年,摄影师刘向阳来村拍照,拍她上课照,发网上。故事传开,大家关注她从拐卖受害到乡村老师。2006年,她评上“感动河北十大年度人物”,因为在山村代课,帮孩子学知识。她的经历改编成电影《嫁给大山的女人》,2007年拍,2009年上映。电影讲她被拐后留村教书,改变村子虽有调整,但核心是她奉献教育。这事让她出名,但也引争议。有些人佩服她付出,有些人说她是无奈接受命运。村里拐卖事曝光,村民骂她,攻击她。 她教书不光识字,还教简单算术。孩子们叫她老师,她找到点寄托。羊倌家穷,放羊维持,她适应了山村生活。摄影师照片让媒体来访,她的故事成新闻。获奖后,表彰她扎根乡村。电影上映,更多人知道她。但村里人不满,觉得她坏了名声,拐卖难继续。 媒体多后,郜艳敏讲被拐事,提醒女孩小心。村里通路和电话,学校有新书新教室。2006年5月,村领导限她外出,挡记者,说她是麻烦。县里一度想关教学点,辞她,但舆论大,教育局让她留。2015年7月,报道又起,公安查人贩子。她让女儿写信,说想安静,不愿采访扰家人。8月1日,她出门骂村民,指责她挪捐款啥的。村民杨宝玉说报道让姑娘不嫁村,村主任杨现宽称村偏,儿子做上门婿。她和公婆处好,婆婆夸她,公公忆凑钱买媳妇,村里常见。她送女儿石家庄上学,丈夫放羊。她继续代课,教认字算术。 争议继续,有些人说她认命,有些人见她坚持教育。社会关注带变化,村教育改善。她不愿多说,过平静日子。家人支持她决定,不想曝光。警方调查虽晚,但提醒拐卖危害。她故事成警示,乡村教育需重视。
1994年,河南18岁少女被卖给了一个放羊人,婚后她多次逃跑,但始终没有成功,没
陈砚之
2025-10-07 21:47:59
0
阅读: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