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中美贸易战仍未尘埃

万事浮华 2025-10-05 10:46:05

你抛美债,我抛中债!外资纷纷减持中国债,大量资金流向美国? 中美贸易战仍未尘埃落定之下,外资却用“弃中投美”公然表明了自身对于中美未来前景的立场态度。这其实说的是上月外资大量抛售了我国主权债券以致就此出现抛售潮,直接导致境外资金持有的我国债券总额已降至近五年来最低水平,但与此同时美债却得到了大量增持。 先说说所谓的“中债抛售潮”,确实,最近外资连着三个月在减中国债券,7月份单月就抛了3000多亿,看着数字挺吓人,有人就说境外持仓降到五年最低了。 但咱得看真实情况:截至上个月,境外机构手里还握着4.15万亿中国债券呢,占银行间市场的2.7%。这个比例本身就不高,3000多亿的减持看着多,放到整个市场里就是个小波动,跟“潮”根本不沾边。 而且减持的品种里,同业存单占了大头,降了13%,这东西本来就是短期的,流动性好,外资拿它做短线套利,到期了或者没利润了就走,这是正常的投资操作,不是看空中国。 那外资为啥要抛这些短期债券?最直接的原因就是赚不到钱了。 前两年有批外资通过外汇掉期进来,本来想赚点利差,结果后来换汇成本上去了,搞到最后无利可图,可不就撤了嘛。 还有些机构是之前买债券赚了不少,见市场有点波动,干脆落袋为安,这就是纯粹的获利了结,跟对中国前景的判断没啥关系。 要是真不看好中国,怎么还会留着4万多亿的底仓?要知道从2018年到2022年,外资持有的中国债券可是翻了三倍还多,这两年就算有减持,整体规模还是不低,长期配置的趋势根本没变。 再说说美债被“大量增持”的事儿,这里面的水分更大。 所谓的外资增持,主要是日本和英国在买,日本现在还握着1.15万亿美元美债,是最大持有国,但这哪是自愿的? 日本经济被美国绑着,之前为了保汽车产业,花5500亿美元投资美国,换来的也只是关税小幅下调,增持美债更多是身不由己。 英国就更有意思了,自己经济都快扛不住了,还硬着头皮买美债,说白了是想给美国交“保护费”,换点政治上的好处,根本不是觉得美债多安全。 而且美债现在就是个烫手山芋,美国国债总额都突破37万亿美元了,今年光利息支出就要1.2万亿美元,比军费还多,以后能不能还上都不好说。 中国这段时间一直在减美债,持仓降到7563亿美元,同时还在不停买黄金,这就是在分散风险。 那些说资金都流向美国的,没看到8月份中国债券还吸引了283亿美元净流入,股票也进了108亿,加起来快400亿了吗? 外资是在调仓,不是跑路,钱一部分去了美国,更多是分散到了其他市场,根本不是什么“弃中投美”。 有人把这事儿跟中美贸易战扯在一起,说外资在用脚投票,这就更离谱了,中国二季度经济增速4.7%,虽然没到预期,但在全球主要经济体里已经算不错的了。 央行货币政策稳得住,金融风险也在慢慢化解,这些都是实实在在的底气。 外资持有的中国股票和债券加起来,占总市值也就3%到4%,还有很大的增长空间,国际指数早就把中国债纳进去了,长期来看外资肯定还得加仓。 再说汇率那点事儿,之前人民币对美元到了7.25,确实让外资有点担心汇兑损失,这也是减持的一个原因。 但咱们的外汇收支一直很稳,上半年跨境资金还有净流入,央行手里的外汇储备足够应对波动,根本没必要慌。 那些短期资金怕汇率风险走了就走了,真正看重中国市场的长期资金,不会因为这点波动就撤资。 反观美国那边,表面看经济数据亮眼,失业率3.8%,但内里问题一大堆,两党天天吵架,拨款法案都快谈不拢了,政府随时可能停摆。 美债收益率涨上去,看着收益高,但风险也大,一旦美联储政策变了,价格跌下来照样亏。外资买美债很多是奔着短期收益去的,跟买中国债的长期配置逻辑根本不是一回事。 所以说,别被“抛售潮”“弃中投美”这些词唬住了,外资减持中国债,主要是短线资金套利离场,加上美债短期收益吸引了部分资金,但这都是阶段性的调整,不是长期趋势。 中国经济的基本面摆在这儿,市场开放的大门也越开越大,那些真正懂投资的外资,迟早还得回来。 倒是美国那37万亿的债,还有天天闹得不可开交的党争,才真该让人担心,咱们普通人别跟着瞎起哄,看清这些短期波动背后的门道,就知道中国市场的韧性在哪儿了。

0 阅读:53

猜你喜欢

万事浮华

万事浮华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