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37年,一群日军闯进寒山寺,为首的天皇痴痴盯着一块石碑,两眼放光:“找到了!就是它!”他们在找什么? 说起这事儿,得从那块有名的石碑讲起。苏州寒山寺里的《枫桥夜泊》诗碑,本是清光绪年间大书法家俞樾亲手题字刻成的,碑上那二十个字“月落乌啼霜满天,江枫渔火对愁眠。姑苏城外寒山寺,夜半钟声到客船”,笔力苍劲,意境深远,早就是国宝级的玩意儿。唐朝张继的原诗脍炙人口,流传上千年,谁想到在1937年抗日战争最吃紧的时候,这块碑居然成了日军眼里的香饽饽。标题里提的天皇,其实是个误会,带头的是日军华中方面军司令官松井石根,他自称中国通,对汉诗汉字情有独钟,南京刚被攻下,他就直奔苏州寒山寺,打算把碑弄走献给裕仁天皇。裕仁那时候也迷这首诗,据说还下过一道敕令,让松井运碑回国展览。松井石根这人,表面上文绉绉的,骨子里却是南京大屠杀的头号责任人,手下部队在南京杀了那么多平民,他不但不管,还纵容抢掠。这次盯上诗碑,纯粹是趁火打劫,想借文化名义捞点私货。 松井石根的背景得说说清楚。他1878年生在日本长州藩一个武士家,从小泡在军校里,1892年进陆军中央幼年学校,毕业后赶上日俄战争,在战场上指挥部队挖战壕、冲阵地。1920年代派到中国东北,学了点汉语,读了些古书,就自以为懂中国文化了。1931年九一八事变,他积极推动扩张,升到陆军大将。1937年,他带上海派遣军打到南京,部队沿长江推进,炮火连天,士兵们扛机枪往前冲,他坐在指挥所里下命令,结果南京城里死了好几万中国人。这家伙后来在东京审判上辩称自己指挥失职,但铁证如山,1948年被绞死。跟他对上的,是寒山寺住持静如法师。静如1890年代生在苏州本地,早年出家,1929年当上住持,管寺里香火和文物。日军占苏州时,寺庙一度变仓库、马厩,他表面上低调,暗地里藏难民、分米粮。另一个关键人物是苏州石匠钱荣初,1900年左右出生,家传手艺,从小在作坊里磨茧子,学凿石刻字。1920年代开自家铺子,专仿古碑,客户多是文人官员,手艺精到,能让假货看起来跟真的一样。 事情的起因是1937年12月13日南京陷落,消息传到苏州,松井石根乐坏了。他带百来号护卫直奔寒山寺,拍了张碑前合影,照片后来寄给裕仁天皇。裕仁叔父朝香宫鸠彦也爱这诗,松井跟他们关系铁,就想顺水推舟,把碑运去日本。苏州报纸《新报》登了消息,说碑要运大阪展览,大家一看就明白,这是借口,出去就回不来了。静如法师一看不妙,寺里国宝不能丢啊。他变卖银器布匹,凑了20根金条,找上钱荣初,让他刻个一模一样的假碑。钱荣初二话不说接了活儿,三天三夜没停,量尺寸、勾字形、敲凿子,石屑满地飞,成品跟原碑尺寸纹理都对得上。静如准备好马车,打算用假的顶真碑,瞒天过海。 可日军情报网早盯上了,半路设卡截住马车。士兵们撬开车厢,比对两块碑,嘿,识破了。他们本想真假一起带走,用假的应付展览,真碑藏底偷偷留日本。静如这边傻眼了,觉得搬石头砸脚,反倒帮了倒忙。没想到,转机来得突然。1939年3月20日早上,通往寒山寺的路上,香客发现一具尸体,穿蓝布衫,身高发型像极了钱荣初,脸肿淤青,衣袋里塞张血纸条,上写“刻碑亵碑者死,吾忘祖训合遭横事”。这下炸锅了,大家传开,说钱荣初刻假碑亵渎国宝,中了千年诅咒,死于非命。日军慌了,派人搜查作坊,翻出旧书,挖到唐武宗的传说。原来,846年唐武宗李炎爱这诗到痴迷,临死前让人刻碑陪葬,下诏说只有皇帝能看,别人擅刻必遭天谴。历史上还真有例子,宋朝王硅、明朝文徵明、清末俞樾后人,都在刻碑后不久出事,虽说多是巧合,但够渗人。松井石根翻这些资料,夜里出冷汗,部队里也传鬼神事儿,他下令停运,碑就这么留下了。 诅咒这事儿,说白了是传说多过实锤。唐武宗那诏书,野史里提过,但正史上没铁证。他是会昌年间皇帝,搞灭佛运动,爱道教炼丹,诗碑陪葬可能是杜撰。宋明清那些刻碑者,王硅活到高寿,文徵明也寿终正寝,俞樾87岁才走。钱荣初其实没死,他战后还活着,继续刻小碑过日子。那尸体是苏州青年钱达飞,长得跟钱荣初一模一样,两人是铁哥们儿。钱达飞是爱国志士,得知日军要偷碑,化妆成钱荣初模样,在路边自尽,留血书制造恐慌。战后静如法师在寺外做法事超度,才抖落真相。这么一闹,日军真信了邪,碑保住了。假碑运到南京总统府,梁鸿志的伪维新政府拿去摆谱,1940年3月政府垮台,梁鸿志转去汪伪那边,碑石扔那儿积灰。 再后来,1947年国民党元老张继来寺里参观,兴起题了篇对仗碑文,笔走龙蛇,第二天就突发病没了。巧合加传闻,诅咒越传越玄。但说到底,都是历史巧合,碑灵不灵的,关键是人。松井石根的结局惨,东京审判上听证人讲南京惨案,低头记笔记,辩解无效,12月23日绞刑架上晃荡着去了。静如法师管寺到1950年代,临走嘱咐后辈护好古迹。钱荣初老了,双手抖着放凿子,安静过完一生。
1943年,戴笠都称“鬼难拿”的汉奸,八路军两次围捕都失手!汉奸巧用易妆术逃
【6评论】【36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