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明牌了!我们必须做好全面脱钩的准备。也不仅仅是中国要与美国脱钩,美国也在时刻准备着与中国脱钩,因为美国也不想受到中国的制约! 话说回来,中美这对经济体量最大的伙伴关系,走到今天这步田地,谁也没想到会这么快就摆上台面。2025年上半年,特朗普二度入主白宫后,直接就把贸易战升级成了脱钩预演。从2月1日开始,他就签行政令,对中国进口商品加征10%关税,紧接着3月3日又追加一轮,到4月2日“解放日”那天,更是推出“对等关税”政策,对中国商品征收34%的特定关税,加上之前的20%基础税率,总税率直奔84%。没过几天,4月8日又升到104%,甚至一度飙到145%。这些数字听着就肉疼,但美国这边的逻辑很简单:他们觉得中国出口太多,制造业外流严重,必须用高墙挡住,不想再被供应链牵着鼻子走。彼得·纳瓦罗,这位特朗普的贸易顾问,又一次成了推手。他在《2025计划》的自由贸易章节里,主笔的就是这些关税方案,主张用高关税重建美国供应链,减少对华依赖。纳瓦罗的观点一直没变,他认为不公平贸易体系在剥削美国工人,所以得通过出口管制和签证限制,彻底切断科技和经贸联系。结果呢,美国企业对华投资降到历史新低,2025年3到5月的调查显示,很多公司开始撤厂,转去越南或墨西哥建线。 美国这套操作,不是一时兴起,而是蓄谋已久。从第一任期开始,他们就通过贸易战试水,现在二度执政,直接放大招。4月9日,特朗普暂停了对其他贸易伙伴的关税,但对中国单独加码,理由是北京没取消报复措施。这里面还有次级关税的把戏,比如对越南出口加46%,就是防中国商品借道规避。白宫的报告直言不讳,说这些政策是为了打破中美商业联系,抛弃过去几十年的互利模式。CNBC的报道也点明,145%的税率不包括其他额外措施,等于把中美经贸大门焊死一半。企业界反应强烈,股市蒸发6.6万亿美元,马斯克公开跟纳瓦罗叫板,说零关税才对欧洲有益。但特朗普团队没松口,继续推签证限制,针对中国学生和科技人才,目的是卡住人才流动。话说,这么干,美国自己也得咽苦果。制造业回流没那么快,订单减少,经济增长预测下调0.5%,底特律那些工厂经理天天盯着报表叹气。 反观中国这边,早就在为这种局面做铺垫。不是被动挨打,而是主动调整。双循环战略从2020年提出来,到2025年,已经成了硬底气。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这话听着抽象,但落地后实打实。国家发改委在4月18日的报告里强调,要统筹供给和需求,扩大内需作为战略基石,应对外部风险。结果呢,中国市场规模继续放大,基础设施升级不停步,高速列车和工业园区产量月增3%。对外开放也没停,海南自贸港和自由贸易试验区在有序推进,探索制度型开放路径。商务部7月19日发言人王文涛直言,中美经贸合作有坚实基础,人为脱钩脱不掉,但合作是唯一正道。林毅夫在4月24日的政协访谈里也说,完全脱钩可能性不大,美国老百姓离不开中国商品,会通过电商和旅游绕道买。黄奇帆1月14日的分析更接地气,建议摆脱内贸外贸分割,让两个市场制度业务统一,畅通循环。 当然,脱钩不是空中楼阁,得看实际事件。拿9月12日波兰封锁白俄罗斯边境来说,这事直接戳中了全球贸易的痛点。波兰政府以“国家安全”为由,关闭所有陆路口岸,原因是俄白“西方-2025”联合军演。演习从9月12日到16日结束,但波兰延长关闭,直至认为安全为止。这下,中欧班列全线停摆,超过130列列车载着电子元件和纺织品,卡在布列斯特站台。延误率从5%窜到40%,汉堡港仓库堆满集装箱,商人急得团团转。欧洲时报9月30日报道,停摆两周后,波兰才重开口岸,但影响已经扩散。义乌到马德里的班列9月25日才勉强换装过境,鸣笛驶向马拉舍维奇。中国商人没闲着,上演“极限操作”,多渠道应对:一部分转海运,一部分走北极航道。卢卡申科9月28日对中方表态,白俄永远靠得住。澎湃新闻9月24日辟谣,说网上传的班列暴力拆除是假的,但事实是地缘博弈升级,波兰这步棋太短视,乌克兰人都看不下去。 这事告诉我们,脱钩不光是中美的事,全球链条一扯,全抖。波兰的决定,表面是安全顾虑,实际是欧盟内部压力和对俄白的警惕。但对中国来说,反倒成了加速调整的信号。国务院新闻办5月12日的白皮书里提到,中国构建双循环,就是为了内生动力,稳定发展。求是网6月16日文章强调,国内大循环是基础,人口规模大,现代化进程中内需拉动强劲。吴心伯10月1日的分析也说,中美可合作领域多,别打关税战,推动脱钩是下策,得做大蛋糕。结果,中国出口转向东南亚和“一带一路”国家,北极航道货轮破冰前行,船员盯着雷达稳稳推进。相比之下,美国盟友渐疏,欧洲企业抱怨供应链中断,汉堡那些管理员天天清点损失。
美国没想到我们会提这样的要求,这是一个高招!在美媒曝光称,中国据报提出在美国进行
【9评论】【11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