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学者表示,就国家层面而言,当今世界美国是第一,其次是俄罗斯,第三肯定是印度,第四是中国。 关于印度学者提出的“世界排名论”,这种说法确实反映了印度国内一部分精英对自身国际地位的乐观想象,但和实际情况差距不小。说白了,听着挺提气,但得拿出真成绩才行啊。 印度这几年经济增速不错,经常能跑到6%以上,莫迪政府也确实没少宣传经济奇迹。他们甚至引用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的预测,说印度很快就能超过日本成为全球第四大经济体,再过两三年还能再把德国挤下去,稳坐世界第三把交椅。 但尴尬的是,这话刚说出去没多久,就被自家经济学家打脸了,有人说这些数据本身含水量不低,毕竟印度经济中还有大量非正规部门,比如农业、小手工业,根本没法精确统计。就连国际货币基金组织自己也不直接收集数据,都是各国报什么他们就用什么。所以你说印度真的已经超过日本了吗?其实还得等到2026年才能见分晓,而且优势可能只有区区不到六亿美元,几乎可以忽略不计。 再说说人均GDP,这就更扎心了。印度总量虽然上来了,但一平均到人,只有2800美元左右,排到全球第140名,连金砖国家里都比不过别人。而且贫富差距大到离谱,最富的1%的人手握全国超过40%的财富。如果去掉收入前5%的人群,剩下95%的印度人年平均收入只有1130美元,差不多每天3块多钱,这哪是世界第三该有的水平啊。 至于说俄罗斯排第二、中国只配第四,就更缺乏依据了。俄罗斯这些年经济结构单一,严重依赖能源出口,再加上俄乌冲突后面临西方严厉制裁,经济总量早已掉出世界前十。 而中国呢,经济规模现在是印度的五倍还多,是全球唯一拥有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从螺丝钉到航空母舰都能自己造。印度虽然军事上买买买得很豪气,但80%以上的武器装备还得靠进口,自己造的比例只有16%。相比之下,中国武器自制率超过90%,歼-20隐身战机、国产航母、北斗导航,这些核心能力印度短时间内根本追不上。 当然印度也不是没有进步,他们在信息技术、航天领域也有一些亮点,比如月球探测、自产火箭技术等等。莫迪政府一直想推行“印度制造”,希望能复制中国的崛起路径,但现实是制造业占GDP的比重不升反降,人口虽多却缺乏足够的教育和技能培训,导致劳动力素质跟不上产业需求。甚至很多年轻人宁愿开网约车、送外卖,也不愿进工厂。 在国际舞台上,印度倒是挺会“端水”的。俄乌冲突中坚持不选边站,还大量进口俄罗斯打折石油,网民甚至把“我支持普京”刷上美国推特热搜第二。这操作虽然在国内赚了一波民族情绪,但也让西方盟友有点不爽,美国甚至一度威胁要制裁印度。不过印度似乎吃准了大国博弈中的生存之道,谁也不得罪,左右捞好处。但长远来看,这种策略能否换来真正的战略尊重,还要打一个问号。 所以说,印度学者这类“世界排名论”,听起来更像是一种情绪输出,而不是严谨的实力评估。印度确实有潜力,年轻人多、市场大、发展快,但要想真正成为世界顶级玩家,他们还得在数据真实性、产业结构、贫富差距、教育投入这些基础环节上多下硬功夫。光靠喊口号、搞营销,哪怕暂时数据好看了,也难逃虚胖的标签。
去印度吧,我包你回来没意见了
【16评论】【4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