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诚意对待中国,用实力放倒美国!!德国政客魏德尔: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对欧洲有没有

桑代克 2025-10-01 11:14:22

用诚意对待中国,用实力放倒美国!!德国政客魏德尔:如果有人问我,中国对欧洲有没有威胁?从我的认知来看,你不去惹恼他,那就是没事。 这姐们儿在德国政坛可是个响当当的异类,一头金发束在脑后,穿着利落的西装,说起话来一点不绕弯子。她不仅当过投行精英,还因为在中国生活和工作了整整六年,能说一口流利的普通话,甚至博士论文写的都是中国的养老金制度,成了德国极右翼政党里罕见的“中国通”。 魏德尔对中国的态度和很多西方政客不太一样,她不跟着那股“中国威胁论”的调子起舞。她觉得,中国是不是威胁,完全取决于欧洲怎么做,你要是别主动去招惹他,不去碰触他的核心利益,那基本就相安无事。这种观点可不是光凭感觉,而是源于她实实在在在中国基层的观察。 据说,当年她在写那篇关于中国养老金的博士论文时,是因为看到一位捡拾可乐罐的中国老人,才开始深入思考中国的社会保障体系。她后来在论文里还建议过中国将退休年龄延至65岁,这些细节都说明她的对华认知不是浮在表面。 2023年,魏德尔甚至率团访问了中国,待了将近一周。期间她公开赞扬中国人的企业家精神,还直接批评了德国外长贝尔伯克搞的那套“价值观外交”,认为这种意识形态优先的做法根本不务实。 在她看来,德国作为一个出口大国,和中国保持稳定的经济关系才是真正要紧的事。事实上,中国连续多年是德国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双边贸易额在2021年已突破8000亿美元,这种紧密的经济联系根本不是“脱钩”或“去风险”能轻易动摇的。 所以当一些欧洲政客,比如欧盟委员会主席冯德莱恩,跟着美国炒作“中国产能过剩”或“经济依赖风险”时,魏德尔的选择党却主张和中国保持公开沟通、扩大经济合作。她甚至提出,德国应当积极参与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这思路和主流差异明显。 但魏德尔的对华务实态度,只是她整体政治姿态的一部分。更引人注意的是,她在靠近中国的同时,却毫不客气地把美国称为德国附庸化的根源。今年初,她接受《美国保守派》杂志采访时直言,德国在能源和外交上丧失了自主权,和美国的关系简直就像“殖民地”与宗主国。 这种反美挺自主的立场,在俄乌冲突中表现得更直接。她多次批评德国政府盲目跟进美国、军事支持乌克兰的做法,称这是一种“国家强加的战争狂热”。她认为,对俄罗斯的制裁最大的输家其实是德国自己,能源成本被推高,去工业化风险加剧,经济自主性进一步流失。 说到这里,可能有人会觉得魏德尔是个“亲中派”,但其实她的一切主张都是从“德国优先”出发的。她反对的不是美国或中国本身,而是德国外交政策中的依附性。她认为,德国应当用实力说话,而不是盲目跟随任一大国。 这种思路也体现在她对欧盟的态度上。她曾公开说,如果欧盟不按选择党的主张进行改革,比如收回欧盟委员会的权力,德国就应当效仿英国“脱欧”,举行全民公投。这话一出,德国主流政坛直接炸锅,总理朔尔茨所在的社民党痛批这是“对德国民主和经济的最大威胁”。但魏德尔毫不在意,她认为德国必须夺回国家主权,哪怕这意味着最终离开欧盟。 你可能会问,这样一个政客,在德国真有市场吗?还真有。选择党在近几年支持率稳步上升,在2025年初的民调中一度达到22%,成为德国第二大政治力量,超过了总理朔尔茨的社民党。这背后,是不少德国民众对经济衰退、能源焦虑、移民问题的不满,以及对传统政党越来越失望。 当然,魏德尔和选择党也面临不少争议。她被批评为极右翼,反移民、反欧盟,甚至被质疑“脱欧”言论将破坏欧洲稳定。但不可否认,她代表了一股越来越强的声音,德国乃至欧洲必须战略自主,既不依附美国,也不盲目对抗中国;用诚意与中国打交道,用实力与美国平等对话。 说白了,魏德尔的主张背后是一个简单却强大的逻辑,国际政治不是选边站,而是基于利益做选择。对中国,别主动挑衅;对美国,别卑躬屈膝。这可能听起来有点理想化,但在一个越来越分裂的国际环境中,这种务实或许才是德国最需要的出路。

0 阅读:0
桑代克

桑代克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