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可拜错神,不要跟错人!巴勒斯坦趁着157个国家承认他的热度,转头就申请加入金砖国家,这步棋走得是真哇塞! 麻烦看官老爷们右上角点击一下“关注”,方便您进行讨论和分享,感谢您的支持! 联合国大会开会,157个国家投票支持巴勒斯坦符合加入联合国成员国的条件。反对的就几个老面孔,美国、以色列,还有极少数紧跟美国的国家。 这个结果几乎就是国际社会在公开表态:巴勒斯坦建国的合法性已经被认可。 这对巴勒斯坦来说意味着什么?过去它一直被以色列压着打,美国在背后撑腰,常常让巴勒斯坦处于被动局面。可现在不一样了,国际社会大多数都给它背书,这不仅是道义上的支持,也是现实上的新机会。 于是,巴勒斯坦总统阿巴斯也不傻,一边在联合国喊话,说愿意谈判,但以色列必须先停建定居点;另一边立马转身,把目光投向金砖国家。 为什么是金砖?因为这个组织已经不是当年的“小团体”了。 最初就是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南非五个,现在一下子扩到11个,里面有沙特、伊朗这样的中东大国,也有埃及、阿联酋这种地区重量级角色。要知道,这些国家的经济总量加起来,占全球27%,人口占到40%。 更关键的是,金砖有几个特点:第一,它不看美国的脸色,是真正敢跟美国唱反调的平台; 第二,里面有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比如中国和俄罗斯,这在国际事务里分量极重;第三,它不仅仅是经济合作,慢慢已经带点政治和安全的味道。 换句话说,这不是一个单纯的经济俱乐部,而是代表全球“南方国家”崛起的大势力。 对巴勒斯坦来说,如果能搭上这趟快车,不光能拿到经济支持,更能在地缘政治上找到硬靠山。以后以色列要是想单方面在中东横行,恐怕也得先考虑一下,金砖国家会不会集体出声。 这次申请金砖,其实就是巴勒斯坦的自救和突围。以前它总是处于“被打压”的状态,靠国际同情维持声量。但光靠“卖惨”是不够的,久而久之容易被忽视。现在它学聪明了,要通过抱团来增加筹码。 巴勒斯坦的逻辑很清楚:如果能在联合国争取合法性,那就是舆论战的胜利;如果能在金砖占个位置,那就是实实在在的外交资本。等于左右开弓,一边给以色列施压,一边给自己找靠山。 很多人注意到,中国外交部发言人回应时说了一句话:“欢迎志同道合的伙伴参与金砖合作。”这话听着挺暖,但细细一琢磨就知道,这是外交语言。它没有明确说“欢迎加入”,而是强调“参与合作”。 这意味着什么?金砖国家去年才刚扩完员,现在更倾向于搞“金砖+”模式,也就是发展伙伴国或观察员,先试试看合不合适,再谈正式入会。所以中国的态度其实很巧妙,既维持了对巴勒斯坦的一贯支持,又守住了金砖扩容的节奏,不至于让整个组织陷入争议。 外媒当然不管这些细节,直接解读成“中国力挺巴勒斯坦”。但在实际操作层面,更可能的情况是,巴勒斯坦先以嘉宾身份参与一些合作,等内部政治稳定、经济发展起来,再逐步争取正式入会。 更有意思的是,把巴勒斯坦的动作放在整个中东局势里,就能看出味道不一样了。最近,沙特和巴基斯坦签了防务协议,相当于中东的“土豪”和南亚的“铁军”抱团。沙特、伊朗也都加入了金砖,中东大国逐渐向多边合作倾斜。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美国和以色列在中东的那套老剧本越来越难演下去。过去美国靠着石油和军力控制局势,以色列仗着美国撑腰横行,但现在中东国家学会了抱团。巴勒斯坦再往金砖靠,就更像是在“以彼之道,还施彼身”,学美国那一套拉朋友圈的玩法。 短期看,巴勒斯坦很难真正在金砖坐上正式席位,但它已经传递了一个明确信号:自己不会再孤立无援,而是要站在多极化潮流的一边。 中期看,如果巴勒斯坦能慢慢解决内部分裂,搞好经济建设,再加上国际社会的持续支持,未来并不是没有可能。 长远看,这就是大国格局重塑的一个缩影。金砖的扩张本身就是对美国单极霸权的挑战,而巴勒斯坦申请加入,就是在告诉世界:哪怕是弱小的国家,也能通过选择正确的联盟,给自己争取更大空间。 说到底,这事给大家一个很直白的启示:宁可拜错神,不要跟错人。在国际政治里,单打独斗注定难走远,关键是找到合适的“朋友圈”。 巴勒斯坦这次虽然还没能真正加入金砖,但它的选择已经让美国和以色列不得不重新掂量。中东的旧秩序正在改变,新格局正在成形。未来谁能笑到最后,可能就取决于谁能跟对队伍、抱对大腿。 巴勒斯坦的突围,也许只是这场大棋局中的一小步,但足够让世界重新思考:霸权的时代,真的是要走到头了。
宁可拜错神,不要跟错人!巴勒斯坦趁着157个国家承认他的热度,转头就申请加入金砖
不负赋墨尘
2025-09-29 09:42:45
0
阅读: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