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先撤回登上台湾岛的美军,停止断供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停止在高端芯片对中国“

高干评世界 2025-09-28 23:38:10

美国先撤回登上台湾岛的美军,停止断供中国大型客机发动机,停止在高端芯片对中国 “卡脖子”,中国方可考虑在严格规范下少量出口稀土给美国。 这句对等条件,在 2025 年 9 月成了中美博弈的真实写照。 美方突然集中松绑多项管制,从台海抽身、放开航空与芯片领域,背后是利益权衡,而中国手握稀土王牌,回应始终沉稳。 9 月 19 日清晨,台北松山机场的跑道上,美军运输机正陆续起飞。 机身下的 “US ARMY” 标识格外醒目,机舱里装载着驻台美军的装备与人员。 这是特朗普政府宣布暂停对台 4 亿美元军事援助后的首次大规模撤离。 此前驻台的三百余名美军 “训练顾问”,已在一周内分批离开台北周边的训练场,原本频繁的战术演练声消失不见。 台湾当局的工作人员站在机场外围,看着飞机升空却无计可施,他们清楚,失去美军支撑,所谓 “安全承诺” 已成空文。 美方撤离的理由很现实:中国市场占美企海外营收 18%,通用、波音等巨头多次游说政府。 担心持续施压会让自己错失千亿订单,国内制造业的抗议声早已压不住。 同一时期,上海浦东的 C919 组装车间里,工人们正忙着卸载新到的 GE 发动机。 这批 LEAP-1C 发动机,是 7 月美商务部解除出口限制后,9 月首批大规模交付的货物。 车间主任拿着进度表说:“组装线已恢复全速,下个月就能完成两架新机的总装。” 但生产线旁的实验室里,CJ-1000A 国产发动机的测试仍在推进。 2025 年 3 月完成运 - 20 空中试飞后,适航取证工作已进入关键阶段,按计划 2027 年就能批量替代进口。 GE 公司的代表也在现场,他私下透露:“2024 年对华发动机销售额占我们航空板块 23%,断供只会让空客抢了市场,这步松绑是必然。” 8 月的深圳,某科技公司实验室里,工程师们正调试新到的 Nvidia AI 芯片。 这是美方放宽芯片管制后,首批获准进入中国市场的高端芯片,此前 3 月的严苛限制,让该公司的 AI 研发项目停滞了四个月。 实验室负责人说:“有了这批芯片,能加快算法迭代,但我们的国产替代也没停。” 隔壁的车间里,华为麒麟 7 纳米芯片的量产设备正运转,中芯国际的 5 纳米技术也进入风险量产。 美方显然看清,封锁只会倒逼中国突破,与其失去市场,不如保留供应链位置。 全球半导体协会的数据显示,中国消耗全球 53% 的芯片,美企若持续缺位,三星、台积电会迅速填补空白,这是美方不愿看到的。 9 月外交部例行会上,发言人的表态清晰明确:“美方若落实撤军、解禁等举措,中方可在严格规范下考虑少量稀土出口。” 此时内蒙古包头的稀土产业园里,工作人员正核对出口单据,7 月中美达成初步协议后,稀土对美出口已激增 660%。 但每批货物都附带 “端用声明”,要求美方企业实时报备使用情况,确保不用于军事领域。 产业园的提纯车间里,机器轰鸣,从稀土矿到 99.99% 纯度的氧化物,流程环环相扣。 负责人介绍:“中国占全球稀土产量 80%,澳大利亚新建矿场要形成规模产能至少需 5 年,我们有足够的调控空间。” 当下的中美博弈,早已不是简单的对抗。 中美经贸额突破 1.2 万亿美元,电动车电池、医疗设备等领域你中有我。 美方从台海撤军,是承认一个中国原则的不可撼动;放开发动机与芯片,是接受 “封锁无用” 的现实。 中国放开部分稀土出口,既保障全球供应链稳定,也守住资源安全底线。 欧洲车企、日本电子厂商都在调整布局,他们清楚,在中美动态平衡中找协作空间,比选边站队更明智。 这场拉锯战,没有绝对的赢家或输家。 美方收起 “极限施压” 的傲慢,中国展现 “以我为主” 的底气。 台海方向,外部干预空间持续压缩;科技领域,自主创新与开放合作并行;稀土这张牌,在规则框架内平衡着双方利益。 中美博弈的核心,已从 “谁压制谁”,变成 “如何在竞争中共存”—— 这是全球格局调整中,双方必须面对的现实。 信源:美停售发动机技术中方回应自主加速——热点观察

0 阅读:0
高干评世界

高干评世界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