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湖南朱某玲的遭遇,撕开了部分企业漠视劳动者权益的遮羞布,也引发社会对“人情与利益”的深思。 朱某玲在这家工厂勤恳工作五年,工资虽按时发放,但劳动合同与社保始终缺失。她选择沉默,只因母亲患尿毒症,每月透析需自费承担。请假照顾母亲本是人之常情,生产厂长也多次批准。然而,这次请假却触怒了老板,一句“货等着出,你马上回来”的怒吼,直接终结了她的职业生涯。 未签劳动合同、未缴社保已属违法;在事假获批的情况下辞退员工,更是错上加错。最终,公司需赔偿4.6万元。这一结果看似正义,但朱某玲的五年青春、母亲的病痛焦虑,又岂是金钱能衡量的? 网友的评论:“500块打发一个人五年,这老板不怕遭报应?”企业将员工视为“耗材”,用最低成本榨取最大价值,最终自食恶果。朱某玲的维权,不仅是为自己,更是为所有被压榨的劳动者发声。 此案暴露了部分企业“唯利是图”的畸形管理逻辑。员工不是机器,母亲病危时连一天陪伴都不允许,这样的企业谈何格局?法律虽能赔偿损失,但修复被践踏的人性尊严,仍需社会共治。 朱某玲的胜诉是法治的胜利,但更应成为企业觉醒的契机。真正的竞争力,从来不是冷冰冰的“货”,而是对“人”的尊重。
真不知道湘超要到何时才能踢完!继大湾区湖南人深圳队率先闯入湘超,并扎根邵阳市体
【2评论】【2点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