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报,快报 日本突然宣布 9月24日,在日本举行的首相候选人之一的高市早苗发表讲

率真小红花 2025-09-24 22:54:50

快报,快报 日本突然宣布 9月24日,在日本举行的首相候选人之一的高市早苗发表讲话,他表示“日本央行决定货币政策的手段(手法),但目前的通胀主要是由于进口成本推动,属于成本推动型通胀。” 高市早苗这句话像一颗石子投进平静的湖面。成本推动型通胀?这说法听着专业,实则藏着耐人寻味的潜台词。她把通胀的矛头轻轻巧巧引向了海外,仿佛日本国内的经济结构毫无瑕疵。这种论调让人想起2022年春天日本通胀率突破3%时,某些政客同样将原因归结为国际能源涨价。 可现实远比这复杂。翻开日本总务省最新数据,8月核心CPI同比上涨2.8%,连续17个月超过央行目标。但仔细看,食品价格上涨4.2%,家居用品涨5.6%,这些数字背后是日本企业数十年来最剧烈的价格转嫁行为。成本推动只是故事的开端,深层是日本经济转型的阵痛。 央行政策此刻站在十字路口。黑田东彦时代的超宽松货币政策像一剂强心针,如今却面临尴尬境地。当美国联邦基金利率站上5.5%,日本央行仍坚守负利率,日元兑美元跌破148关口的画面格外刺眼。这种政策落差让进口商品价格像坐上火箭,普通主妇在超市里攥紧钱包的细节比任何数据都真实。 高市早苗的发言巧妙回避了结构性难题。日本企业常年依赖廉价日元刺激出口,内部改革却步履蹒跚。丰田等大企业虽赚取创纪录外汇,中小企业利润却被通胀吞噬。这种撕裂感在东京秋叶原的电器街和地方商店街形成鲜明对比,仿佛两个平行世界。 更值得玩味的是政治意图。作为安倍经济学继承者,高市早苗此时强调成本推动论,不免让人联想到明年自民党总裁选战。她需要为持续宽松政策寻找合理外衣,而将通胀归咎于外部因素无疑是最便捷的辩护词。这种话术让人想起2014年消费税增税时的类似操作。 但民生之苦等不及政治博弈。日本实际工资连续16个月下滑,家庭购买力以肉眼可见的速度萎缩。便利店饭团从100涨到120日元,公交票价悄然上调,这些微观变化正在重塑社会情绪。央行每份会议纪要里冰冷的术语,最终都化作主妇记账本上更密集的涂改痕迹。 这场通胀揭示的不仅是经济问题,更是日本社会转型的镜鉴。当韩国通过产业升级将通胀控制在2%区间,日本是否该继续依赖货币宽松这副旧牌?答案或许藏在民众越来越厚的打折券收藏夹里,藏在深夜便利店被遗弃的高价商品货架上。 各位读者你们怎么看?欢迎在评论区讨论。日本政策解读 日本通胀 日本楼市 日本升值 日央行加息 日本加息 日本热评

0 阅读:54
率真小红花

率真小红花

感谢大家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