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痛心!”2025年9月,安徽40岁卡车司机在长沙等活,为了省点钱,他一直睡在车里,卖饭的商贩见他迟迟不下车,就打开车门看了一下,结果发现人已经死了。 河南几名陌生“卡友”接到家属求助后,立即前往长沙,全程费用自掏腰包,将车开了回来。 2025 年 9 月的湖南至安徽高速上,一辆货车正平稳行驶,驾驶座上的任先生时不时调整后视镜,看向车厢。 那里承载的不仅是一辆等待交接的货车,更是一位素未谋面的同行 “陈大哥” 最后的归途。 这位河南卡友和另外几名同伴,正带着安徽 40 岁货车司机陈大哥的遗愿,自掏腰包跨越 1000 多公里,将他的货车从长沙开回安徽老家。 这场自发的 “千里送车”,藏着陌生人之间最动人的善意,也揭开了货车司机群体不为人知的艰辛。 时间倒回几天前的长沙货运停车场,卖饭的张师傅像往常一样推着餐车吆喝,目光却总忍不住瞟向角落里那辆安徽牌照的货车。 车主陈大哥已经在这儿停了好几天,往常这个时候,他早该下来买份盒饭,可这几天车门始终紧闭。 “会不会是出啥事儿了?” 张师傅心里犯嘀咕,凑近车窗喊了几声,没听到回应。犹豫再三,他轻轻拉开了货车车门,眼前的景象让他瞬间僵住:陈大哥趴在方向盘上,已经没了呼吸。 后来大家才知道,陈大哥从浙江拉货到长沙后,就一直在停车场等活,可接连几天都没等到订单。为了省点钱,他没住旅店,连吃饭都尽量买最便宜的馒头咸菜,全程吃住都在货车上。 9 月的长沙依旧闷热,货车里没有空调,密闭的空间像个 “蒸笼”,没人知道陈大哥是在哪个瞬间,因为高温和疲惫永远停了下来。 “他这人特节俭,上次买水都只买一块钱的矿泉水,说能省就省。” 张师傅回忆起陈大哥,语气里满是惋惜,这位为了家庭奔波的货车司机,最终还是没能扛过生活的苦。 陈大哥的意外,很快被停车场的其他司机传开。当他的家属在安徽接到消息,悲痛之余却犯了难:陈大哥的货车还在长沙,家属没人会开货车,也不知道该怎么把车弄回来。 情急之下,家属通过货车司机互助群,联系上了河南的卡友任先生。“都是跑货车的,谁还没个难的时候?这忙我们必须帮。” 任先生没多想,立刻联系了另外两名相熟的卡友,三人凑了些钱,当天就驾驶车辆前往长沙。 经过一天一夜的奔波,任先生等人终于抵达长沙货运停车场。看到陈大哥的货车孤零零停在角落,几人心里都不是滋味。 他们先去派出所配合处理了相关手续,又仔细检查了货车的车况,加了油、换了轮胎,确保返程途中不会出故障。 “这是陈大哥养家的车,我们得好好开回去,不能出半点差错。” 任先生说。 随后,三人轮流驾驶,沿着高速往安徽赶,1000 多公里的路程,他们只在服务区简单吃了几顿饭,没敢多耽误,他们知道,陈大哥的家属还在等着亲人 “回家”。 全程下来,油费、过路费、餐费加起来近 3000 元,任先生和同伴们没让家属掏一分钱,全是自己分摊。 当他们把货车稳稳停在安徽陈大哥家附近时,家属红着眼眶拉着他们的手,想塞钱表示感谢,却被任先生婉拒:“都是同行,帮这点忙不算啥,只希望陈大哥能安心。” 这场 “千里送车” 的故事,很快在货车司机圈子里传开,不少卡友都为任先生等人的善举点赞。 可在点赞背后,更多人看到的是货车司机群体的辛酸:他们常年奔波在外,一个月回不了一次家,家里的老人孩子全靠妻子照顾; 为了省成本,他们睡货车、吃简餐,遇到没活干的时候,还要承受着租金、油费的压力; 路上一旦遇到车辆故障或意外,更是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陈大哥的遭遇,只是无数货车司机生活的一个缩影。 如今,陈大哥的货车已经交给家属处理,任先生等人也回到了河南,继续跑他们的货运线路。 偶尔和同行聊起这件事,任先生总会说:“下次再遇到这种事,我们还是会帮。跑货车的都不容易,互相搭把手,路才能走得远。” 而在长沙那个货运停车场,卖饭的张师傅偶尔还会看向那个角落,只是再也不会有那个买馒头、省水钱的安徽货车司机了。 这个发生在 2025 年 9 月的故事,没有惊天动地的情节,却用最朴素的善意,温暖了人心。它让我们看到,在奔波的生活里,总有陌生人愿意伸出援手; 也让我们记住,那些常年在路上的货车司机,正用自己的汗水和辛劳,撑起一个个家庭的希望。愿每个为生活奔波的人,都能被世界温柔以待,也愿这样的善意,能在更多人之间传递。 信息来源:《40岁安徽卡友在长沙离世“卸完货车停在马路边人突然就走了”,河南热心网友开行1000多公里将车送回家。》AHTV第一时间
“泪目了!”安徽一40岁卡车司机,在长沙等待接活期间,为节省开支,连续多日食宿在
【21评论】【25点赞】
帅月半
八九十年代还在农村干活那会儿有饭吃,能吃饱。那个时候是多么的快乐。现在的人越活越累。
仓海方舟
有货车的人也活的这么艰难啊。
用户11xxx89
生容易,活容易,生活不容易。